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海上花园”浙江象山话海洋底色:传承 开放 融通

2021-01-27 22:28:29  
象山海岛一景。林波 摄象山海岛一景。林波 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27日电(记者 方堃 林波)从6000年前的塔山文化开始,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海洋渔文化如同东海涛声,在半岛人耳边绵延不绝。诚然,作为海洋大县,“海洋”是象山独一无二的底色,其海域面积、大陆海岸线、海岛数分别占浙江省的14.6%、15%、11.6%。

  1月27日,列席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象山县委书记潘银浩表示,近年来,该县虽然纵向比发展有进步,但是横向对比发达地区还有不少短板差距,“但短板也是潜力、差距就是空间,我们将在扬优势的同时,聚焦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象山海岛一景。林波 摄象山海岛一景。林波 摄

  传承海洋肌理让文化活态传承

  走进位于象山县石浦镇的中国海洋渔文化馆,从“海史遗珍”“海丝遗船”,到“石浦鱼市”“渔家印象”,再到“渔光重现”“渔家信俗”,每一层展馆内海量的海洋渔文化实物遗存,充斥着浓郁的渔区民俗氛围。

  不仅于此,该渔文化馆还运用AR技术、裸眼3D技术开发沉浸式项目,再现渔家生活场景。

  这是该县活态传承海洋文化的缩影。

  的确,从海盐晒盐技艺到徐福东渡传说,从渔民开洋谢洋节到象山渔民号子,伴海而生、依海而兴的象山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1300余年立县史,孕育别具海洋特色文化肌理,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海洋博物馆”。

  “从2010年成为浙江省惟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到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块金字招牌,就是对我们一直以来海洋渔文化保护工作的最好肯定。”潘银浩表示,今后,该县将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让“全国惟一”成色更足。

  在强化长效制度建设方面,该县制定了《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建设方案》,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共建文化生态区的良好局面;在强化系列非遗品牌建设方面,该县注重挖掘整合,通过创设“非遗旅游”等品牌载体,进一步提升渔文化内涵。

象山一码头。林波 摄象山一码头。林波 摄

  补发展短板以开放之姿育新机

  毫无疑问,海洋是象山最大的特色和优势。

  但在潘银浩看来,目前象山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瓶颈制约明显等新挑战。

  “重点是补好经济总量、产业质量、创新变量这三个短板。”谈及接下来的工作,潘银浩表示将以海洋为底色,以开放之姿育新机。

  据悉,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功获批国家级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以“国字号”平台为统领,象山加快打造经济开发区、浙台经贸合作区、宁波象保合作区三大产业平台。

象山石浦渔港古城一景。林波 摄象山石浦渔港古城一景。林波 摄

  以经济开发区为例,该县推动临港装备、功能材料等主导产业延链成群,争创浙江省“万亩千亿”产业平台。

  与此同时,该县正在推进岸线整治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开展综合保税区可行性研究,全力争取正式对外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甬舟深度一体化,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

  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在杭州举行,象山将承办亚运会相关赛事。潘银浩表示,承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帆船帆板、沙滩排球赛事是象山城市“蝶变”升级的一次难得机遇,“我们将借势亚运东风,大力实施亚运城市行动,推动实现‘办好一场赛,搞活一座城’。”

象山农村一景。林波 摄象山农村一景。林波 摄

  融通世界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中国正在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潘银浩看来,对象山而言,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就是要做好“融畅、融合、融通”三篇文章。

  所谓交通融畅,就是指在区域融合协调发展中,交通是“先行官”。

  “我们将以‘轨道上的长三角’和交通强省、交通强市战略推进为契机,全力争取沿海高铁过境象山设站,开展宁象市域快轨项目工可研究,加快推动象山港二通道、G527国道等重大项目,打通融入‘双循环’格局的大通道。”潘银浩如是说。

  在消费融合方面,象山将重点抓好全域旅游提档升级,以全域旅游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持续打响“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品牌,同步完善促消费政策措施,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商旅文体深度融合,不断激发城市消费活力。

  外贸融通是做稳做实外贸基本盘,构建“双循环”的关键节点。潘银浩表示,该县将深度对接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加快优化贸易结构,支持企业一体开拓内外市场,同时极鼓励企业开展‘丝路电商’、布局海外仓,巩固提升出口市场份额。”(完)

[编辑:胡婉颖]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