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从无到有”激活乡村 浙江衢州常山新乡贤返乡促共富

2021-07-08 20:05:43  
金源村古建掠影。 张斌供图金源村古建掠影。 张斌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8日电 (张斌 葛铭锐 葛志军)当拥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古村落遇上回归的新乡贤,当乡村的闲置民房获得专业团队的运营管理……

  在中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当下,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正借助新乡贤力量,探索合理运用资源开发乡村、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以当地东案乡金源村为例,这座千年古村在正从此前的“默默无闻”,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

金源村民宿整村打造的介绍展板。 张斌供图金源村民宿整村打造的介绍展板。 张斌供图

  新乡贤回归盘活闲置资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长期在外从事旅游业的金源村新乡贤周建明,将寻找商机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家乡。

  “逆城市化、回归乡村是新时代的消费潮流,回到农村开辟市场,是一条育先机、开新局的好思路。”周建明说,自己对家乡充满了感情,也深知家乡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发展商机。

  尽管那时的金源村默默无闻,但早在2018年,该村就被授予“浙江省书法村”称号,并于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金源村,流淌千年的穿村水系与成片保存尚好的古民居、历经风雨的古牌坊等景致一道,构成了一个时光交错的“世界”。据介绍,该村是一座始于北宋的千年古村落,是王氏家族“一门九进士”之一王介的故里。

  经过商谈,周建明与合伙人一拍即合,决定合资开发金源村的乡村休闲旅游。按周建明的设想,通过租赁形式,他们把村民闲置的房间收储后,统一装修成民宿并挂牌,由公司组织客源。

  民宿开张后,村民不仅可收到每间房每月100元的租金,还可以被聘为民宿管家。

  村里要建民宿项目,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摸排,全村有一半左右农户家中有闲置房间。可是真谈起合作,村民们又开始犹豫。

  对此,周建明先做通了5个亲戚的工作。2020年6月末,金源村的28个房间启动装修改造,租期为6年。同步启动的,还有针对有意向从事民宿管家的村民进行的服务技能培训。

  2020年8月20日,金源村首批民宿正式开张营业。由于当时正值夏季,疫情防控形势也有所缓解,民宿一经开张便生意红火,这让其他村民看到了出租房间可以带来的好处。

  此后,又有11户村民先后主动提出愿意出租闲置房间。这样,周建明的民宿项目第二批又增加了137个床位,租期为10年。同时,村里建起游客接待中心、土特产营销中心和公共食堂以及部分高端民宿,村集体每年都可以收取7万元租金。

金源村村景。 张斌供图金源村村景。 张斌供图

  全民参与共同增收

  村民不花一分钱,闲置民房就被改造成民宿,村民成房东、管家,农家菜成游客开胃菜。村民既有租金,还有工资收入……民宿开业后,金源村在悄悄发生变化。

  村民钟海花将自家闲置的6个房间出租后,摇身一变,成为“民宿房东”。她还是金源村首批经过专业培训后考核合格的民宿管家之一。除了管理自家的房间,钟海花还兼管其他村民家中的10间民宿。

  钟海花说,金源村离常山县梅树底风景区只有5分钟的路程,自己村的民宿项目开业后,“梅树底玩,吃住到金源”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现在我们村的民宿建起来了,人气也旺起来了。”

  2020年至今,钟海花家已接待几十批客人,家里6个房间每个月有固定的600元租金。同时,她做民宿管家,每个月有保底收入800元;每打扫一个房间5元;到公共食堂帮忙,每负责一桌可获10元……

  钟海花表示,自己当前的收入比外出打工要稳定。“但我更看重的是,这是一份产业,可以慢慢做得更大。”

  金源村另一位“民宿房东”何平有幢建于1987年的楼房,老两口20年前搬到常山县城居住后,房子便一直闲置着。

  2020年,何平把其中的6个房间出租。何平说,“民宿房东”的身份带给他不少新体验。“以前个把月回村一趟,光是给房子搞卫生就要弄半天,现在几个月不回来,里里外外都依然是干干净净的。”

  在金源村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周芝英看来,村里办起民宿后,村民除了可以通过出租房间、当民宿管家等形式增加收入,还有一个更可喜的现象在于,大家的观念渐渐改变。

金源村民宿。 张斌供图金源村民宿。 张斌供图

  “村里每天都有游客,家里随时可能有人入住,以前要通过各种检查来监督落实的‘门前三包’,现在都不用村干部去管了,村民会自觉把家门前搞得清清爽爽。”周芝英说,村民收入增加了,开始重视家庭小环境的布置,每家每户院子里的花草多了起来;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加上争取来的专项补助资金,一批景观节点也被打造起来。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金源村共改建民宿用房96间,预计每年为该村输送游客15万人次,将实现村集体增收5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当地正计划推广金源村的新模式,做强“一村一品”,“一景一特”,不断提升常山乡村旅游品牌的含金量和知名度。(完)

[编辑:许昭琳]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