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杭州临安发力数字农业 破解传统种养殖“靠天吃饭”困境

2021-06-25 21:38:30  
皮园农场数字恒温大棚。於潜镇 供图

皮园农场数字恒温大棚。於潜镇 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25日电(郭其钰 王宇锋 周丹丹)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绍鲁村皮园家庭农场内,一排排数字恒温大棚已经建好,工人们正在大棚内安装设备。看着眼前逐渐成形的数字乡村创新中心,农场主韩华文难掩内心的喜悦。

  2016年,怀揣着“农创梦”的大学生韩华文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回乡做了一名“农创客”,独自经营着这家小农场。随着於潜镇重点打造陌上花开·耕织云图共同富裕示范带,光明、潜东的村落景区建设产生的“虹吸效应”为皮园农场带来了丰富的客流量。

  经过5年辛勤耕耘,皮园农场渐渐开始展露头角。优美的环境、极具创意的农业景观布局使得皮园农场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农场。该农场种植的黄桃、桑葚、火龙果等水果行销全国,2020年产值达到了180万元。

  “但是无论植入多少创意,引进多少优质品种,就像大多数传统农业一样,皮园农场的传统种养殖模式依旧无法逃脱‘靠天吃饭’的困境。”这是韩华文心中的“一根刺”。

“三服务”专班上门问需求。於潜镇 供图

“三服务”专班上门问需求。於潜镇 供图

  今年以来,於潜镇积极参与临安区国家级数字乡村示范区建设,沿高后线打造耕织云图数字展示平台,大力推进数字乡村示范项目和“数字乡村创新中心”建设。

  随着项目的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划逐渐清晰,於潜镇举办的几十场数字乡村研讨会更是邀请到各方“大咖”,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提供思路。身为“新农人”代表的韩华文也多次参加这样的座谈会,对于如何打破传统农业“桎梏”,他心里也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

  “要发展数字农业,依靠技术和模式创新,转变传统农业模式,让农场发展提质增效。”韩华文告诉团队成员们,一定要跟着政策走,只有乘上数字乡村的“东风”,才能为传统农业带来新的脉动与生机。

  然而对于韩华文来说,发展数字农业有各种好处自不必说,但是资金、土地、技术等问题却是很大困扰,皮园农场的水、电、通讯等原有基础与发展智慧农业也存在较大差距。

  “就在整个数字农业项目陷入停滞时,於潜镇‘民呼我为’双线‘三服务’专班为皮园农场带来了希望。”韩华文介绍,“三服务”专班上门问需求,外出找资源,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建立了跨部门协同机制。

  在该机制下,临安区农商银行为韩华文送来了专项资金担保服务;於潜镇国土所加快帮助皮园农场调整农业设施用地;於潜镇农办积极提供技术、设备信息资源。“特别是用电问题,本来需要1个多月才能解决,但在‘三服务’专班的积极介入下,於潜镇供电所特事特办,只用了4天时间就为皮园农场单独拉了一条电线。”韩华文说。

  如今,皮园数字乡村创新中心即将落成,而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像韩华文一样遇到困难的“农创客”还有不少,他们遇到的问题可能各不相同,但作为服务主体的於潜镇政府在积极响应群众“急难愁盼”时的服务标准却是一样的。

  於潜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於潜镇将继续聚焦数字农业发展中的一些硬件问题,着力解决水、电、通讯等实际难题,让数字乡村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完)

[编辑:郑晓维]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