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蔡氏ALPPS”技术联手转化治疗 肝癌晚期患者“重获新生”

2021-03-16 20:24:10  
蔡秀军(中)正在开展手术。邵逸夫医院供图蔡秀军(中)正在开展手术。邵逸夫医院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3月16日电(张煜欢 黄龄亿)16日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邵逸夫医院)获悉,日前该院成功实施一例同时运用转化治疗理念与“蔡氏ALPPS”技术治疗复杂肝癌晚期患者的案例,在临床史上打破“禁区”。

  “该病患是位乙肝患者,有十多年的患病史,加之工作辛苦,熬夜较多,有饮酒抽烟等不良习惯。这些综合因素可能诱发肝癌。”该院普外科专家呼吁,对于乙肝、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筛查,可每3-6个月做一次肿瘤指标(AFP)及腹部B超监测。

  肝癌晚期 失去最佳手术机会

  韩明(化名)今年34岁,如今的他看起来跟以往没什么两样,可事实上,在此前半年里,他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

  十多年前,韩明就来杭州打拼,是一家房产中介职员。他与爱人、孩子一起经营着小家,日子过得幸福美满。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肝癌却悄然走进了他的生活。

  去年1月,韩明突然觉得下腹部有一阵阵疼痛,还伴发热症状,体温最高达到38.5℃。起初韩明以为是普通感冒,便没有特别在意。当时正值疫情期间,韩明被困在老家,也没有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腹痛来了就自己硬扛着。

  后来,韩明回到杭州工作,忙碌的日常让他几乎忘记时不时产生的腹痛。直到去年8月,腹痛让他实在难以忍受,才就近前往一家医院就诊。“当时CT检查结果是肝癌晚期,且肿瘤巨大,医生说我已经失去最佳手术机会。”韩明回忆道。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强烈的求生欲让他开始四处寻医。四处打听后,他找到邵逸夫医院院长、微创外科专家蔡秀军。

  “你右肝肿瘤很大,且是多发的,最主要的是肿瘤已经长到门静脉里了,目前这个状态恐怕难以进行手术治疗了。”蔡秀军看了韩明的CT报告后说,“但我们可以先尝试下转化治疗,如果肿瘤能够缩小,门脉癌栓退缩,我们还是有希望进行手术切除的。”

  转化治疗迎来转机 “蔡氏ALPPS”技术带来希望

  入住邵逸夫医院后,蔡秀军团队普外科副主任梁霄与介入科、肿瘤内科、放疗科、肝病感染科、放射科等专家展开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讨论,对韩明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协同制定了个体化转化治疗方案。

  据介绍,转化治疗是一种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治疗方法,通过局部与全身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设法杀伤或抑制肿瘤,起到缩小肿瘤、降低肿瘤活性和降低肿瘤分期的作用。该治疗方法有望使无法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切除肿瘤。

  经过一个月的转化治疗,韩明复查CT显示,其肝脏肿块明显缩小,门脉癌栓缩小,这意味着韩明有了施行手术的机会。

  然而,又一道难题出现了。该团队通过对患者三维重建肝脏体积测定发现,如果患者接受肝脏切除手术,将面临术后因剩余肝脏体积不足引起的肝衰竭风险。

  为此,团队讨论分析,最终决定选择“蔡氏ALPPS”方案:手术分两步走。

  据介绍,“蔡氏ALPPS”术创新性地通过使用绕肝带捆绑替代了左右侧肝脏切断分离来阻断左右肝的交通血流,使第一次手术后肝切面容易发生胆漏这一并发症得到了彻底解决。且“蔡氏ALPPS”两次手术都是通过微创的方式进行,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进一步恢复。

  去年11月,韩明接受“蔡氏ALPPS”第一步手术。术后第7天,韩明健侧的肝脏增大了60%,剩余的健侧肝脏体积达到了术后生命需求的标准。几天后,韩明接受“蔡氏ALPPS”第二步手术,将肿瘤联同病侧肝脏一起切除。术后,经过护肝治疗,韩明的肝功能慢慢改善,各项指标也恢复得不错,最后顺利出院。

  术后2个月的复查显示,韩明恢复地非常好,肿瘤指标恢复正常,肝脏磁共振也未见肿瘤复发。目前其在门诊定期随访中。

  “对于中晚期的肝癌,丧失手术机会并不代表着丧失治疗机会,整个过程需要体现系统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治疗理念。控制肿瘤发展、评估不可切除因素、增加手术机会是延长中晚期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梁霄说。(完)

[编辑:张丹]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