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权威解读:普陀山明明在东海,为啥别称“南海普陀山”?
2023-08-19 12:43:23   来源:舟山民政微信公众号

  说到我们舟山

  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普陀山

  “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也是其中唯一的海上佛教名山

  公认的观音道场!

  然而,游人们上岛后

  往往会产生一个疑问:

  哎,普陀山明明地处东海,

  为什么会别称“南海普陀山”?

  今天《教授话地名》栏目如约而至

  为你揭开历史的真相!

  普陀山别称“南海普陀山”

  源自佛教文化中国化的需求,原因有三:

  01

  “普陀”地名源自佛教典籍

  舟山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方士梅福曾隐居岛上炼丹,并以医道救济岛民得名。现存最早的梅岑山文献记载出自北宋宣和年间徐竞撰写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四:“使者率三节人,以小舟登岸入梅岑。旧云:‘梅子真栖隐之地’,故得此名。有履迹瓢痕,在石桥上。”

  古梅岑山与佛教文化结缘始自唐代的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唐咸通四年(863),日僧慧锷(一译作惠萼、惠谔等)自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欲归日本,舟至梅岑山时,遇风涛阻渡而留像于岛。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僧人于此建成不肯去观音院以奉观音像,自此开创了普陀山的千年佛教兴盛。

  对此,南宋宝庆《四明志》卷十一记载:“又有不肯去观音,先是大中十三年日本国僧惠谔诣五台山,敬礼至中台精舍,见观音貌像端雅,喜生颜色,乃就恳求愿迎归其国,寺众从之。谔即肩舁至此,以之登舟……及过昌国之梅岑山,涛怒风飞,舟人惧甚。谔夜梦一胡僧,谓之曰:‘汝但安吾此山,必令便风相送。’谔泣而告众以梦,咸惊异,相与诛茆缚室敬置其像而去,因呼为‘不肯去观音’。其后……邦人祈祷辄应,亦号‘瑞应观音’。”

  虽然,关于慧锷留观音像于梅岑山的准确年份,在学界尚有争议,但普陀山因日僧慧锷而开山的历史却是无可置疑的。“普陀”一词则源自《华严经·入法界品》:“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此处的“补怛洛迦”为梵语“Potalaka”的音译,也译为补陀落迦、补陀洛迦、普陀洛迦、布达拉等,也意译为小白华、光明山、海岛山等。

  由于普陀山地处中日、中韩等交通贸易要道,自不肯去观音院建立以后,以“利众生”为宏愿的观音菩萨就成了海上商贾、船工等的心灵寄托,海舶往来,必诣祈福。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卷七:“梅岑山……高丽、日本、新罗、渤海诸国皆由此取道,守侯风信,谓之‘放洋’。后有一小寺,曰‘观音’。”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四:“自后海舶往来,必诣祈福,无不感应。”

  宋代以来,随着普陀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和观音菩萨“海上守护神”地位的确立,逐渐出现以“补陀洛迦山”取代“梅岑山”作为正名的现象。

  但是,由于“补陀洛迦山”名称较长,不适合普通民众的记忆习惯。南宋以后又出现将“补陀洛迦”简化为“补陀”“普陀”的现象。而这种简化,在元至治二年(1322)日僧虎关师炼等所著的《元亨释书》卷十六即已出现:“遂以大中十二年,抱像道四明归本邦。舶过补陀之海滨……”

  02

  “南海”一词本指古印度南部海域

  据唐代天竺高僧阿地瞿多所译《陀罗尼集经》第二卷自注:“补陀落伽山,此云海岛也。”已故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考证,这个“布怛落迦”山的具体位置在“北纬8度43分,东经77度22分。”

  由于佛经所载的布怛落迦指的是地处古印度南部的海岛,因此在《华严经》所载的“南方”之外,又有了“南海”一说。唐代文学家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曰:“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

  “南海普陀洛伽山”的完整说法在元代戏剧家杨景贤(一说杨讷)所创作的杂剧《西游记》中也有出现:“佛号自称观自在,寻声普救世间人。老僧南海普陀洛伽山七珍八宝寺紫竹旃檀林居住,西天我佛如来座下上足徒弟。”

  03

  “南海普陀山”带有佛教文化中国化的烙印

  先秦时期,我国曾有称黄海为“东海”,而将黄海以南泛称为“南海”的现象。

  《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

  《诗经·大雅·江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有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的记载。

  因此,现南海普陀山和南海观音中的“南海”一词,不仅借用了佛教典籍的相关记载,也蕴含了借用古“南海”一词以使之与舟山普陀山地理环境相吻合,以证其为观音菩萨正道场的佛教文化中国化需求。

  对此,清末文学家朱绪曾《昌国典咏》说:“据唐释元奘《大唐西域记》:南印度濒海有秣刺耶山,山东有布土落伽,山顶有池,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据此,南印度之落伽山,乃佛书所指。至普陀在舟山者,因近似得名也。”

  作者介绍

[编辑:马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