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浙江:让“生态日”成为“每一天”
2023-08-17 20:49:50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17日电 (钱晨菲)近日,全国首个“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湖州落下帷幕。绿色时代,已然来临。

  8月15日,这是属于全国人民的绿色承诺,也是一个为深入思考人和自然关系设立的日子。

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虽已落幕,绿色之约永不散场。对于每个人来说,把8月15日这一天变成“365”每一天,让生态环境保护“天天在身边”,更是它的意义所在。

  “生态”二字,对于浙江而言,意义非同一般。近二十年来,浙江见证了从安吉余村诞生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全民全社会的共识,万里河山的绿色之变,在一个个既富且美的乡村里、一条条从污变清的小河里,在伸手可得的生态产品里。这一切,和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密不可分。

  2010年6月30日,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其特别在文化方面提出新追求,要推进生态文化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建设,其中就提出设立“浙江生态日”。

  今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至此,连续举办12年的“浙江生态日”迎来更加广阔前景,在全国统一的维度上,生态日被赋予了更广域的意义和更深远的期待,生态文明理念凝聚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用生态的眼光来认识、用生态的方式来生活、用生态的理念来发展——正是发展思路的变革,催生了“生态日”的诞生。

  绵延的时光长河里,有几个意义深远的坐标。

  2003年7月11日,在作出“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的第二天,浙江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拉开了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帷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担任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在会上,浙江发出动员:建设生态省,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在浙江全省上下形成“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这样一种共识,使民众都做到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存环境,决不把遗憾留给历史、留给后代。

  当时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浙江凭借敢为人先的闯劲,从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却也最先遇到了“成长的烦恼”,面临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瓶颈制约。面对高增长背后不蓝的天、不清的水、不绿的山,人们意识到,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打一场环境污染歼灭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该省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安吉,这座地处浙江西北山区的小县城,在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后的9月13日,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决议把每年的3月25日定为“生态日”。于是,全国首个地方生态日由此诞生。

  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第一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普遍存在一种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对立起来的观点,甚至默认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破除了发展思想上的枷锁,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引领浙江走出了一条逐绿前行、因绿而兴的发展之路。

  科学的理论一旦指导实践,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于是,“生态日”应运而生。

  2010年9月30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浙江生态日的决议》,决定每年6月30日为浙江生态日。自此,浙江成为全国首个设立生态日的省份。

  在全民生态理念普及的推进之下,浙江谱写了一首生态文明建设的浩荡长歌,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多年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全省环境质量持续高位提升,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上涨,环境信访总量7年持续下降,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持续优秀,2022年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较2002年下降63.8%、91.7%,提前两年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成功举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浙江绿”蜚声国际,这片土地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润物细无声,“生态日”成为浙江建设生态文明、挖掘生态潜力、激发生态活力、彰显生态魅力的“无形”载体,如一阵雨,细细密密落在之江大地上,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了全民的日常生态观念和实践之中。

  自此,“浙江生态日”当天,浙江人民共赴这场“生态盛会”。

  2011年,首个“浙江生态日”纪念活动,浙江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亲临桐庐县阳山畈村和嘉兴市科技馆,亲自向村民、孩子传递生态文明理念。12年来,浙江省领导带头参加“浙江生态日”活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产生的效果是“直抵人心”的。2012年,在熙熙攘攘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树立起一块“浙江生态日”纪念碑。石碑上的玻璃标志是废旧玻璃经过高温烧铸而成,传递着废物利用和低碳环保理念。

  作为“浙江生态日”系列活动之一,浙江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在浙里办、支付宝开设“浙里绿游”应用场景,实现网上预约,线上游览,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进企业、进社区,让生态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其中,有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园区、生态村为主的自然生态类教育基地,它们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转化中获得丰硕成果,成为公众开展生态体验、接受生态教育、获得生态认知的极佳旅游地;还有以科技教育、人文教育、环境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场馆、科研院所、学校等,它们在培养青少年及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方面,开展创新实践教育,形成融“科技、环保、人文”为一体的环境教育特色。278家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已开展各类科普宣教活动约4万余次,成为浙江生态文明实践与传播的“重要窗口”。

  12年来,浙江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也“不甘落后”。浙江全省积极联动,推出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油画展、摄影展等展览展示活动,浙江环保好新闻评选、原创文艺作品大赛、微博大赛等比赛活动,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线上线下论坛活动,生态音乐节、生态运动会等全民活动。每个人都站上了生态文明建设舞台的“C位”,既“想为”又“能为”还“善为”。生态文明大潮席卷浙江大地,处处都是弄潮儿。

  生态文明理念宣贯的“弄潮儿”——传化集团创始人徐传化,在退休后亲手创办了传化艺术团,用大篷车演出的形式,二十多年如一日,在浙江各地社区、乡村、海岛传播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护河护水“弄潮儿”——“无声河长”张海清,因喉癌手术声带切除无法发声,却不畏艰难阻碍为“水”“发声”,带动群众爱水护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生态日”在浙江经历了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的历程,期间动人的环保故事不断上演。认准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生态日”这张金名片也越擦越亮。

  可以说,“生态日”在浙江既是“八八战略”接续实施20年的时光见证者,也是“八八战略”引领浙江生态蝶变的成效记录者,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的“绿色”摄影者。

  “生态日”,始于浙江、走向全国、面向未来。

  当前,在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和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所构筑的时代坐标系中,“全国生态日”再次吹响了新的冲锋号。让生态日“这一天”成为“每一天”,更好地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它激励着全民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行动力,以众人之手呵护美丽中国,激励着浙江持续放大生态省建设先行优势,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更主动积极的姿态当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守护者、建设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将在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中绘好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中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绘好“美丽篇”,奋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标杆之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增添更鲜明、更厚重、更牢靠的生态底色。(完)

[编辑:马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