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深读丽水 | “人力变量”,丽水如何做强?
2024-04-26 17:19:32   来源:源新闻

  人力变量是加强人力存量内生和人力增量释能的触媒因子,是“催化剂”,反映了相同的人力,在不同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作用下,贡献出不同的“劳动生产率”,通过迭代变革各要素的配合关系,有效提高人力服务发展的效率。

  近年来,丽水聚焦人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深入开展组织体系全面建强行动、担当作为激励保护行动、基层减负赋能关爱行动,对党员干部人才队伍进行更高效的统筹调度和优化配置,不断重塑新形态、提升好状态,激发出更强的发展推动力。

  聚焦贯通“人的链接”

  推动组织程度整体提升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全面建强、全面过硬。

  近年来,丽水深化推进“红耀绿谷、强基共富”工程和“基层党建争先攀高”行动,织密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组织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

  成效显现于细节中。在莲都区老竹畲族镇后坑村记者看见,这里民居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村文化礼堂里传出欢声笑语,与周边的农家灯火相映成趣。面对令人赏心悦目的新农村景象,很难想象后坑村曾是莲都的“后进村”——集体经济薄弱,党建、卫生等都上了考核“黑榜”。

  如何激励昔日的“后进村”由“弱”到“强”?首要任务是建强战斗堡垒,推动组织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基于此,丽水推出了“五强五星”动态定级管理,持续实施乡镇(街道)创“五强”、村(社区)评“五星”五年计划,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每年确定10%以上的示范村社,倒排5%以上的后进村社,落实“七个一”的整转举措,并将创评结果与村社干部绩效报酬、评优评选、提拔使用紧密挂钩。

  方向既定,“后进村”挂上“前进挡”。围绕“五星”村庄创评标准,后坑村立足基层党建,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疏通沟渠、拆除违建、整改保洁等村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深挖茶叶、酿酒等优势资源,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金凤畲茶”“金凤畲酒”等品牌,带动100余名农户就业,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积极争取美丽乡村重点村项目建设,打造廊桥、墙绘等特色景观节点30余处,新建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儿童之家、共享书吧等文体活动区块,开展儿童假期托管70余人次,服务办事群众1500余人次……经过持续整转,后坑村成功创评“五星”村,实现了从“后进村”到“后劲村”的美丽蝶变。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针对山区组织资源力量“低小散弱”的实际,丽水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开展“跨山多联”党建联建,以“人”为桥梁纽带连接打造革命老区红村联建、山海协作项目联建、瓯江共富产业联建等10类党建联建链群,推动2062个乡村党组织大带小、强带弱,百个红色美丽村庄经营性收入实现翻番。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丽水因时因势提出用好“跨山统筹”这把金钥匙,深化“跨山多联”党建联建共富机制,在“破”与“立”之间,有效解决了当前面临的地理分割、资源分散等难题,创新打造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共富学堂+丽水山递”山区共富链,837名工坊管家、647名技能导师、4985名山村快递员组织带动6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劳动致富。

  聚焦统筹人的调度

  推动服务大局整体提效

  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和“风向标”。

  在莲都,通过持续开展“千名干部助千企、百名博士入百企”行动,122名工业助企服务员和9名博士“一对一”联系帮扶区内规上工业企业,改革的叠加放大和整体裂变效应被全面激发,近一年来全区招引投资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达到了22个。

  围绕创新改革开放和三个“一号工程”,我市第一时间研究制定组织系统服务保障“十件实事”,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全市组织系统全力服务保障“双招双引”的若干举措》《全市组织系统服务保障经济稳进提质若干举措》等政策,以“立制度、优服务、强队伍”为抓手,推动实施省“小微你好”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面助推“千名干部助千企、百名博士入百企”等系列行动活动走深走实。

  用心服务“亲”企的同时,丽水还注重厘清界限、强化规矩,敦促广大党员干部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畏。为了进一步优化助企服务员队伍,组织部门还根据年度考核及日常工作表现情况及时调整结对人员,让专业素养好、综合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年轻干部担重任,目前已累计推动1600余名干部人才深入1800余家重点企业纾困解难,组建由税务师、会计师、律师等230余人组成“三师助企”团开展公益活动1000余场次,为企业创业创新助力赋能。

  在助企加速跑的同时,组织部门聚焦乡村这个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最艰巨战场,深化实施“缩小人力差距助跑共富”行动,通过落实新一轮强村富民计划,开展百社千村育苗、百师千徒帮带、百场经营特训、百个技能基地“四百行动”,创新探索强村公司指导员、资金池等系列举措,推动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首次实现全省双第一。

△云和县崇头镇下垟村△云和县崇头镇下垟村

  “村集体经济增收又有了新来源!”云和县崇头镇下垟村集体注资运行的云和田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挂牌后实施了包括向村民流转20余个灰寮、牛棚,着手改造成自助茶厅、文化展厅等场所的“大手笔”工程,乡村旅游产业随之风生水起,下垟村党支部书记陈方伟为此颇感自豪。

  作为一名退伍青年党员,陈方伟此前一直在外地发展。3年前,云和创新探索全域党员“双流通”机制助跑共富,他是第一批被回引到村里,并被选为下垟村党支部书记,“以前,村里几乎见不到年轻人的身影,但现在依靠村党组织引领,回村发展的青年越来越多了。”

  乘着全域党员“双流通”机制的东风,陈方伟还在村里成立了青年行业党小组,带领村民抢抓云和梯田创5A发展机遇,先后吸引6名青年回村创办精品民宿。而随着回引渠道的进一步畅通,村内党员输送出去培养锻炼的机会也更多了。

  聚焦强化人的激励

  推动内驱动力整体提振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都取决于“人”。

  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丽水,亟需大批敢闯敢干、善谋会干、真抓实干的干部。以激励干部敢为,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为目标,我市围绕“四个坚持、八个不”选贤任能鲜明导向,系统构建激励“丽水之干”“1+N”干部工作制度体系,打好能上能下、容错纠错、评优评先、关心关爱组合拳,以“强导向”提振“要为”的动力,切实推动“两个担当”良性互动。

  不仅如此,丽水还迭代实施组织系统服务保障三个“一号工程”十件实事,着眼发挥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工作经验丰富优势,创新实施“揭榜出征”行动,组织发动591名市县“大龄干部”重返540个经济项目一线再攻坚,激励全市“年轻干部”对标看齐、争先挺进。

  举措有力,掷地有声,关爱激励让干部“有干劲”。在义龙庆高速(龙泉兰巨段)土地和房屋征收现场,各工作小组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兰巨乡党委委员管世龙作为专班负责人,率先入户走访、协议签订。

  “这是组织给予我的机会与信任,我会运用自己在群众工作、政策处理等方面的经验,花更多心思把任务做好,尽我所能服务龙泉发展。”在去年的留用地处置工作中,管世龙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助力解决了遗留近20年的问题,让当地彻底甩掉“历史包袱”。

  全力锻造坚毅笃行“丽水之干”新时代“挺进师”,不仅要选好人、用对人,更要让干部保持持久的热情,全身心地融入到工作中去。为此,组织部门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同步推进问责调查和容错评估,加强受处理处分干部的回访,使他们卸下思想包袱,更好地投身岗位中。此外,我市还建立了常态走访制度,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上门家访关心关爱交流干部,通过定期座谈交流听取意见,激励他们转换角色、发挥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公务员,我们要学习榜样,砥砺担当之志,练就担当之能。”榜样是看得见的标杆,是听得见的号角,近年来,组织部门从一线火线选树担当作为好干部等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干部把“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实质转化为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转化为“凡事皆有可能,关键事在人为”的奋进理念,转化为“拼尽全力跳起来摘桃子”的拼搏精神。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人才通过创新来驱动高质量发展。丽水坚持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持续提升人才资源这个“关键变量”的“高度”“宽度”和“长度”。而当“关键变量”的乘数效应得以释放,人们能在丽水看到,每位人才都在各自的领域和恰当的阶段成长成才,谱写新时代的奋进华章。

  源新闻·丽水日报记者 付名煜

[编辑:马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