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在浙江乌镇启动
2022-11-09 16:31:07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8日电(郭其钰)11月7日,由浙江大学倡议、海内外20余家单位联合发起的“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在浙江乌镇启动。该联盟发布“全球数字平等倡议”,号召全球各界共同努力,协调全球数字平等研究,推进学术资源共享;建立全球学术对话机制,增进学术交流共识;凝聚全球学术研究力量,服务全球社会治理;培育全球青年学术人才,助力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全球公民数字素养,创造幸福数字生活。

  启动仪式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作题为《弥合数字鸿沟,创造更加平等的数字世界》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数字鸿沟的演化已经从接入沟转向使用沟和驯化沟的时代,这表明数字鸿沟概念背后的价值判断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接入沟虽然已经逐渐消弭,但使用沟和驯化沟的浮现警示我们消除数字不平等仍然任重道远。”韦路表示,弥合数字鸿沟的更高目标是实现理性和谐的人机关系,人类要将互联网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其所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技术、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协同努力。

“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启动。 主办方 供图“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启动。 主办方 供图

  此外,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数字平等”议题发表演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聚焦平台化社会和数字赋权的不平等,探讨了数字技术、媒介平台和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指出研究技术赋权问题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出发,对数字社会提出思考,认为数字平等是数字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分析了“数字中国”战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普惠共享”的数字生态建设路径和全民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将数字鸿沟延伸到数字文化鸿沟,探讨了数字文化鸿沟的意涵、表现和成因,认为数字文化鸿沟值得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聚焦专业群体内部的数据素养鸿沟,分析了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挑战,指出专业媒体人的转型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从历史角度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变迁过程中数字平等的内涵,指出消除数字平等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久久为功的治理。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讲座教授祝建华从知识生产的数字不平等现象出发,探讨了数字平等的标准问题,认为多元化是必然发展趋势,但要经历漫长的渐进过程。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数字鸿沟将产生更加持续与严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后果,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全球智能鸿沟治理贡献经验与智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强调数字技术对国际政治和全球秩序带来的挑战,将加剧网络空间的结构失衡与政治博弈,国际社会需要创新互联网治理以应对这些挑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聚焦全球数字空间的身份认同和共同体问题,比较了传统身份认同与数字身份认同之间的异同,凸显了数字身份认同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舆论生态与国家治理,分析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格局,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讲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故事。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提出数字平等归根结底是传播平等,渗透于传播的各种形态之中,需要从技术、资本和权力的维度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胡翼青探讨了数字时代的社会结构重组问题,对数字技术引发的新的社会不平等进行了反思。

  据了解,“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的国内发起单位包括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海外发起单位包括英国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法国勃艮第大学、肯尼亚Daystar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突尼斯马努巴大学和世界银行社会保护与工作实践局等。(完)

[编辑:王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