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杭州西湖法院发布破产审判白皮书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2021-11-23 22:33:46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23日电(郭其钰 张益聪)日前,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首次发布《破产审判白皮书(2017年-2021年)》(下称《白皮书》),梳理了该院近年来审理的破产案件,总结破产案件特点,深入分析企业破产成因,介绍破产案件审理机制,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新闻发布会现场。西湖法院 供图新闻发布会现场。西湖法院 供图

  《白皮书》显示,2017年以来,西湖法院共受理破产清算及公司强制清算审查案件120件,结案111件。裁定受理破产清算及公司强制清算申请86件,审结破产清算案件50件,审结公司强制清算案件9件。经破产审判共化解债务金额54.04亿元,涉及债权人3714人,盘活资产39.38亿元,安置职工587人。

  中小微企业破产高发 衍生诉讼引“疑难杂症”

  “从破产案件涉案企业行业类型来看,近年来我们发现从事区块链平台开发、微信小程序开发、无接触送餐送货、网商平台等新类型业务的企业因经营不善进入破产程序的越来越多。从规模看,涉案企业多为注册资本不高、股东人数少的中小微民营企业。”西湖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瑛介绍。

  尽管中小微企业破产案件数量虽多却并不复杂。《白皮书》显示,在已受理的破产案件中,还有疑难复杂案件比重高、审理难度大,引发的衍生诉讼类型多样、案情复杂等特征。如有些企业没有扛过疫情冲击,经营陷入困境无奈破产,还有企业“无产可破”,这些都给破产审判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例如‘清水湾’‘网新实业’这两个破产案件涉及的衍生诉讼多达242件,且均涉及到购房户、公司高管、职工等切身利益。”高瑛表示,在金融资产平台、长租公寓平台等企业破产案件中,还面临投资人数众多、遍布全国各地,债务规模巨大等难题。

  盲目破产“病急乱投医” 管理混乱“在劫难逃”

  为何会有如此多企业走上“破产之路”?西湖法院民二庭庭长朱小琼表示,其在案件审理中发现,一些破产案件是因为申请人对破产程序认知不足。

  “比如职工、长租公寓的租户不懂企业破产后法律关系依法消灭等法律后果,盲目申请破产。他们误以为自己的债权在破产程序中会全额、最优先受偿,或者误以为破产程序能通过‘特殊手段’帮他们追回全部债务等。”朱小琼说。

  除了盲目破产,由于企业自身管理混乱最终导致破产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据了解,有部分破产企业自身经营中并没有太多负债,但因实际控制人随意对外债务提供担保,导致因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致使自身资金断裂。还有破产企业注册时资本动辄数百上千万,但实际出资不到位或者实缴出资后又抽逃,最终导致资不抵债。

  西湖法院首次发布《白皮书》“把脉问诊”

  针对破产审判中发现的企业在经营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西湖法院此次发布《白皮书》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方案。

  如对于债权人数较少、负债金额不高,且以欠薪为主但仍有较大挽救可能,以及因受疫情影响暂时陷入困境但仍有发展前景的各类小微企业,西湖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通过促使申请人撤回破产申请,或通过破产和解程序促成债务各方达成和解等方式,缓和矛盾,为企业在疫情时期渡过难关争取宝贵缓冲期。

  西湖法院民二庭破产法官龚漾介绍,在“惠淘车公司”破产清算一案中,法院通过协调原发起人股东代偿债务的方式,促成债权人债务人和解,从案件受理到裁定认可和解协议仅用时不到3个月,历时短、清偿率高,社会效果良好。

  此外,西湖法院还积极深化府院联动,与西湖区财政局联合制定《公司清算、企业破产保障经费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试行)》,对于“无产可破”案件,建立健全垫付资金、援助费用保障机制,确保管理人勤勉高效、尽责履职。

  据悉,对于仍有发展前景和挽救可能的企业,西湖法院量体裁衣为其制定重整方案,成功探索了“债转股”“壳资源分离”“附条件重整”等多种重整模式,先后帮助6家破产企业重获新生。(完)

[编辑: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