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从“民呼我为”看“杭州温度”:解决特需群体的急难愁盼

2021-06-19 23:00:02  
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郑正启供图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郑正启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19日电(钱晨菲 邵欢)“医生您好,我是陪同这位听障人士就医的手语翻译志愿者。”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听力残疾人胡明(化名)日前来到位于杭州的浙江省人民医院就医。

  胡明“说”,苦于交流障碍,其此前看病非常麻烦,还常常不能准确描述身体状况,也无法领会医生表达的医嘱,如今有了手语翻译志愿者的陪同,他可以和医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便利的同时感到暖心。

  胡明使用的是“数智残联”系统中的志愿助残云服务应用场景,通过在线提交服务需求,由平台进行智能化审核匹配后,他快速且精准地链接到了志愿者资源,一键申请,服务直达。

  今年5月,杭州正式部署开展“民呼我为”主题活动,上线“民呼我为”数字平台,让民众呼声一键直达党委、政府,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

  杭州市委改革办工作人员表示,“‘民呼我为’着力建立‘社情民意点点通、急事难事件件办、办理结果事事回、满意与否人人评’的工作机制。围绕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有力推动以改革促民生,让群众呼声有着落、有回应。”

空巢老人安全守护平台。 胡卫东供图空巢老人安全守护平台。 胡卫东供图

  “数智残联”系统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杭州市残联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聚焦残疾人和基层的高频需求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首批上线了惠企助残、辅具智配、无障碍环境一张图、志愿助残云服务等服务场景,解决该市约23万残疾人的“急难愁盼”。

  最是“细节”暖人心,最是“微处”见担当。不仅是残疾人群体,“民呼我为”主题活动同样关注“一老一小”群体。

  “我一个人住,平时就怕摔了或者出点意外,这套防护系统装好,我心里踏实多了。”家住杭州富阳区清风泰安苑小区的邵关春已年过八旬,如今家中全物全屋打造了非接触感知的智能环境,家中的灶台顶上就是燃气感应器,厕所和客厅分别装有跌倒感应器和火灾感应器,以及SOS一键呼救面板等。

  据悉,为守护空巢老人平安,富阳区民政部门与当地科技企业合作开发了空巢老人安全守护系统,在不接触独居老人、不破坏老人生活行为习惯、不安装画面监控设备的情况下,可实现第一时间监测老人意外情况并报警。如监测到跌倒事件后,平均2.8秒触发平台预警。

  “富阳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7万余人,占总人口的20.08%,其中独居老人数量已接近1万人。”富阳区民政局局长谢黎明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通过开展‘昼访夜谈’调查研究年活动,了解到空巢老人安全已成为子女最关心的痛点问题。”

  其介绍,按照杭州市委开展“民呼我为”主题活动的部署要求,富阳区已将空巢老人安全守护平台建设项目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专项,通过升级空巢老人安全守护平台,加入AI智能语音对讲系统,进一步提升报警准确率。

  除了倾听“夕阳红”的声音,“民呼我为”主题活动亦关注“花骨朵”的成长。

  如在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0-7岁的儿童有近5000名,如何解决孩子的照顾和教育问题困扰着不少忙于工作的家长。

  为此,该街道通过“引进+共建”模式,试点打造了具有“街社场景”特色的少年儿童“成长中心”,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打造“红苗学社”,定位为“家门口的青少年宫”,推出四点半课堂、假日小队活动和青少年成长计划等特色服务,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精准匹配“项目清单”,如开设书法、英语、美术、人工智能学科测评等专业精品课程。

  “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场地,快到暑假了,课外活动、培训都能安排,而且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这些没时间带娃的爸妈省心多了。”家住上城区望江街道婺江家园三园的周女士说。

  放眼杭州,西湖区上线了“一键养老”应用场景,用数字化手段解决老年人高频需求场景和生活关键问题,让老年人共享数字红利,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滨江区则开出了首家“多代食堂”,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午餐,还专门开辟空间,准备了宝宝椅,关注“一老一小”的用餐问题;该市还启动了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智杭州”的时代红利。

  “‘民呼我为’是杭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幸福密码。”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公开表示,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把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做好了,群众的幸福感就会提升,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就会提高,城市发展行稳致远的基础才会更加扎实。

  解决特需群体的急难愁盼,“民呼我为”正是洞见“杭州温度”的生动切口。(完)

[编辑:许昭琳]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