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打造“幸福之都”新坐标 | 浙江台州七度荣膺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背后
2022-12-21 20:48:32   来源:台州新闻

  东经120度17分—121度56分,北纬28度01分—29度20分之间,版图涵盖山海,这是台州的地理坐标。

  “幸福之都”,这是近年来台州打响的新的心理坐标。以城市温度为经,城市发展为纬,带着“广迎四方来客”的热情,顺着“鲜甜台州”的味蕾,成为全国人民眼里的“幸福之都”。

  台州人的幸福是被“官宣”过的。2007年11月6日,经过近276万份居民问卷的推选,在首届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200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发布,台州首次“上榜”,排名前十。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2021年均上榜,成为全国幸福“样板”。

  今日,西子湖畔传来佳讯,台州再获此殊荣!

  幸福之都,俨然成为台州这座城市的新坐标。台州为什么“最具幸福感”?台州七度荣膺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是什么支撑起这份底气和实力?让我们一起探寻。

  幸福是台州文脉中的情怀

  2007年,台州首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那一年,刚进入台州学院椒江校区的蔡小虎读大一。

  当年的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杭州举行,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共同主办,是中国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之一。“幸福”评选体系涉及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发展速度、文明程度、赚钱机会、医疗卫生水平、教育水平等12个指标。

  对于蔡小虎来说,自然环境、交通状况这些指标是冷冰冰的,“如果要定义大一时候的幸福感,我觉得是渗透在环境中的台州文脉,那些玩过的地方、看到的事物、吃过的美食,都是有温度的东西”。

  他说,踏进隋朝古刹国清寺,似乎能想象到“和合二仙”在此隐居读书,于神山秀水中拾得“和合之道”;站在大陈岛垦荒纪念碑下,似乎能领略到青年垦荒队员的青春热情,他们用汗水培育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步入紫阳街,古色古香的建筑诉说这百转千回的台州历史;“舌尖上的台州”更是过瘾,青蟹年糕、椒盐虾菇、佛手海瓜子、跳跳鱼,荟萃成一桌鲜掉舌头的海鲜盛宴……

  2019年,台州第四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辑王啟广点赞,“台州是一个有底蕴的城市,看到临海江南长城,就感觉台州的幸福有自己的内涵。”

台州白云山台州白云山

  一晃多年,“外乡客”蔡小虎毕业后留在了这个给他幸福感的城市安居乐业,成了“新台州人”大军中的一员。眼见“让人民幸福”融入城市血脉,化为生动实践,台州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创”, 平安台州“九连创”,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7年位居全省前三,如期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大步迈向“两个先行”“三高三新”新征程,他对于幸福的感受有了更深的理解。

  无论是“台州文脉”,还是“人本关怀”,都贯穿在有着秀美的山海水城面貌、深厚的台州文化底蕴之城的昨天和今天,汇聚成台州“幸福之都”的底气和实力。

  正如首次获奖时的颁奖词所言,“股份制经济的发祥地,千年曙光的首照地,借得一缕阳光,赢得满城灿烂。山的雄浑,海的开阔,生活的富裕,营造了这座充满生机和幸福指数的城市。”

  民生是幸福的关键词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城市的一切指向,就是让城市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都能惠及每一个人,让城市的每一缕阳光都能照见每个人的灿烂笑容、幸福模样,映射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美好图景。

  近年来,台州坚持人民至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方百计办好民生实事。

  时代发展浪潮之下,每个人都是亲历者。61岁的李萍如刚退休,在享受晚年的同时,她感受到了不断上涨的“幸福指数”。

  李萍如的大女儿嫁在杭州。杭台高铁开通后,李萍如高兴地包了食饼筒,乘着首班车,送去家乡美食美味。杭—台1小时交通圈,缩短的时空距离也拉近了母女的幸福距离。

  平日里,她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去附近的绿道、公园散步赏景,周末到老年大学学学书法、插画……舒适的生活节奏,富足的小康生活,让李萍如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我们生活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公共交通出行很便利,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更多元化了,大家的文明程度也日益提升了。”李萍如说,他们一家三代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去年,我和老伴的养老金又上调了。我和小女儿都能享受到免费的‘两癌’检查,外孙上了心仪的小学,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

  而正是每个亲历者的见证,让“幸福”有了生动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台州坚持以跨越式发展的决心推进教育现代化市创建和健康台州行动,近年来引进了一批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镇海中学台州分校、华师大附中、北师大实验学校等已经落地招生;并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浙一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医。如今,台州教育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升,健康台州建设也走在全省前列。

  同时,台州积极回应群众对社会平安和谐稳定的诉求,加强地方治理的探索实践,促进“群众智慧+人工智能”的“两智融合”,深化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统筹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走出了一条具有台州特色的市域治理现代化之路。

  将幸福生活的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台州,正在积极绘就“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画卷,悉心呵护这座城市里每一个人的幸福。

  发展是幸福的另一个主题

  12月初,随着各地复工复产的推进,一大批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包机正浩浩荡荡出海,飞往欧洲、中东等地率先争抢2023年的外贸订单。其中,在“民企第一大省”浙江省的名单中,台州赫然在列。

  近年来,台州一举成为“小而美”的民营经济新高地,这波出海抢单潮背后,展现了台州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

  有的城市能给你事业,有的城市能给你生活,台州是为数不多几个“鱼和熊掌都能兼得”的地方。

  论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台州是一座“现象”城市。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台州以一座城市的崛起演绎了中国民营经济风云激荡的发展史。民营经济的创富活力,使台州老百姓成为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

  论发展潜力,台州是民营制造大市,全市已形成21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上市公司69家,是“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这里兼具制造之都的产业优势、民营经济的活力优势,创新创业是这座城市最活跃的因子。

  论营商环境,近年来,台州抓重点、破难点、通堵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持续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务环境,实现了从“群众跑”向“数据跑”的转变。目前,253项省定民生事项实现100%全市域通办,并与上海、江苏、四川、安徽等18个省份105个地区建立“跨省通办”,实现长江经济带省(市)全覆盖(共67个地区)。

  论政府职能发挥,在抗疫过程中,台州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企业生产经营作为头等大事,书写了党群同呼吸、政企共命运的温暖画卷。疫情之初,在拼尽全力捍卫群众生命的基础上,还在全省率先出台服务保障工作“暖心六条”。

  “我是台州人,我的汽车梦,台州再出发”,吉利掌门人李书福的一条公益广告,让很多人记住了这座城。台州,逐渐成为了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以及本地青年在“家门口”幸福追梦之地。

  幸福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的最大褒奖,也是一个城市主要的竞争优势所在。今日之台州,正将打造“幸福之都”新坐标作为一项接续奋斗的事业,让幸福溢满全城,惠及全民。明日之台州,将在城市能级、城市品质之争中获得更大赢面,努力争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台州之窗”。

  (作者 何赛)

[编辑:王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