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里斯本丸”号船营救情谊今何在?
2022-08-29 16:53: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5年,查尔斯·佐敦(左一)与陈永华在东极拥抱。 洪晓敏供图2005年,查尔斯·佐敦(左一)与陈永华在东极拥抱。 洪晓敏供图

  中新网舟山8月28日电(记者 林波)走进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极镇青浜岛的一家民宿大厅,一张挂在大厅的合影吸引了游客的目光。照片中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紧紧相拥在一起,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照片中的主人公便是“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查尔斯·佐敦与东极渔民陈永华。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纪念馆一景。 舟山市普陀区委宣传部供图“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纪念馆一景。 舟山市普陀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是2005年查尔斯·佐敦来东极时与我父亲的合影。”该民宿负责人、陈永华的女儿陈雪莲于8月28日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时间回到1942年10月,彼时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号客货船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途经舟山附近海域被美军击中,843名英军战俘遇难,384名英军战俘被当地渔民舍命救起。

  陈永华就是参与营救的198位渔民中的一人。

  “老爸,你怕不怕?”“我才不怕,救人是本能,没有考虑那么多。”这是年幼时的陈雪莲和陈永华之间的对话。

  今年64岁的陈雪莲有3个兄弟、4个姐妹,亲人中很多是渔民,也见惯了他们风里来、浪里去的样子,“渔民救人是平常事,每个人碰到都会去救。”

  如今,陈永华虽已去世,但这个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故事,陈雪莲一直记在心头,“我将照片放在民宿大厅展出,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并将渔民善良、勇敢的精神传承下去。”

  审视当下,在80年过去后,代表着舟山渔民在峥嵘岁月里尽显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里斯本丸”号船营救情谊今何在?

  在东极历史文化博物馆的二楼,有一个面积近200平方米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纪念馆。

  在这里,真实还原了当年舟山渔民营救的点点滴滴。

  1968年出生的梁银娣从小在东极长大,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便一直留在当地工作。

  作为东极镇文化站站长、“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纪念馆讲解员,梁银娣越是了解这段历史,越是敬佩当时参与营救的198位渔民。

  “其实在东极长大的孩子都知道这个故事。”梁银娣于8月2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她的外公、舅舅等亲人曾参与救援,“特别是夏天晚上纳凉,大人们就会讲故事,他们讲了很多遍,我们听了很多遍。”

  虽然营救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梁银娣每次听都有不同的感受,特别是2008年,她参与东极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的前期工作,越是了解,越是感动,越想将这个故事继续讲述下去,将这份情谊传承下去。

  2022年暑假期间,东极历史文化博物馆已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作为讲解员,梁银娣不止一次收到了游客对这段历史的惊叹,“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也能了解这段历史,践行这份情谊,传承这份精神。”

  这些年来,纪念“里斯本丸”号船营救事件的相关活动不断举办,这份情谊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2015年11月,时任舟山市普陀区政协委员的胡牧和时任东极镇党委书记的杨文忠在东极采集了一块石头,辗转将石头送到“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查尔斯·佐敦的妻子多琳·佐敦的手中。

  胡牧于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里斯本丸”号船营救事件搭建起了中英友好交往的桥梁,也希望未来能讲好舟山渔民抗战事迹的“中国故事”。

  2017年10月,“里斯本丸”沉船事件75周年纪念活动在舟山普陀举行;2019年10月;“里斯本丸”沉船遇难者后人舟山纪念活动在普陀东极举行。

  如今的东极岛依旧潮起潮落,伴着大海的涛声,“里斯本丸”沉船事件背后的人间情怀却不止于此,在叩问历史的同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传承人”正诉说着这份别样情谊。(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