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浙江省政协委员李盛:深耕“海洋牧场” 建好“蓝色粮仓”
2024-01-24 22:19:29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24日电(奚金燕 林锘)浙江是海洋经济大省,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向海而兴,发展海洋牧场是题中之义。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浙江光电子研究院院长李盛建议,立足做强产业链,注重引入企业资本,研发特色产业技术,聚合集成优势资源,从而建设特色典型的海洋牧场。

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王潇婧 摄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王潇婧 摄

  放眼大食物观,海洋牧场保障了食物安全。据悉,浙江省在耕海牧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批复的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浙江省有12个。

  但当前,浙江仍存在规模、装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大型海洋生态修复改造技术应用较难,多元化经济效益需待提升等不足。对此,李盛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首先是坚持产业融合、功能多元。深入调研、厘清各市各海岛资源特点,在重点海域针对性地拟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方案,设计“特色人工鱼礁+特色水产品+休闲渔业+文旅结合”的发展规划,量身定制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建立全域化海洋牧场产业技术体系,打造“生态链+文旅链+产业链+海岛链”的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的岛礁型海洋牧场。

  他建议,结合各地招商引资政策,注重引进有实力和有意愿发展海洋牧场产业的大型企业,以及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海洋牧场运营公司,形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模式,由国资控股搭建产业服务和技术平台,实施海域确权,针对性地发展海钓、旅游、餐饮、游学、培训、跳岛游、博览会等第三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推进全省海洋牧场建设并辐射东海全域。

  他还建议,结合产业现状和基础,陆海统筹,三年内策划落地一批海洋牧场产业项目,以修复和优化海域生态为主线,结合“产业、文化、人才、资本+海洋牧场”的模式,量身定制,实施人工鱼礁、生态养殖、海上休闲、旅游海钓、文化传播、数字装备等建设,培育和建设典型海洋牧场,逐步形成“一场一产”的特色海洋牧场产业格局,争取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加大科研支持力度,探索研发适合浙江海域大规模养殖的海藻、海草品种,着力推进海域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海上“绿水青山”。

  李盛还认为,应组建海洋牧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省级统一部署+市级精心谋划+县区主动参与+公司积极投入+产业不断产出”的工作机制,妥善处理涉及政策、环境、科技、投融资、管理、补贴优惠等多方面问题,营造政策主导、专业支撑、产业引领的发展环境,以“市级策划—县区组织—公司实施”三个层级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强度与集约化开发,推动浙江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马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