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让名人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杭州临平纪念俞樾诞辰201周年
2022-12-26 15:14:51   来源:中新网浙江
活动现场。 临平区委宣传部 供图活动现场。 临平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26日电 (王逸飞)为纪念俞樾诞辰201周年,近日,第二届中国长三角网络视听传播高峰论坛暨“俞樾在临平”影视创作研讨会、第二届俞樾文化学术研讨会相继在杭州市临平区举行。

  俞樾是清末著名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国学大师章太炎、海派艺术大师吴昌硕均师承其门下。俞樾寓居临平近三十载,于此处开蒙学习、结婚成家,直至考中进士,方才入京为官。对于临平,俞樾评价为“不与桑梓异”,即与故乡没有区别。

  据悉,第二届中国长三角网络视听传播高峰论坛暨“俞樾在临平”影视创作研讨会,邀请了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范宗钗,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网络视听研究中心主任杨立平等国内高校、政府机构、传媒行业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围绕“俞樾人物影视创作”主题进行学术研讨。

  临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表示,“本次研讨会既是对俞樾学术著作、经学史学成就研究的一场学术盛会,也是对俞樾影视化创作、俞樾文化传播体系打造、如何依托俞樾传播临平城市文化品牌的一场研讨盛会,希望借助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力量,为讲好‘俞樾在临平’的故事提供学术支撑、注入精神活力,充分展现‘俞樾在临平’的文化魅力与文化价值。”

  而在俞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何俊、《俞樾全集》主编、复旦大学教授汪少华,《俞樾全集》主编、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杜晓帆等众多专家、教授,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论述与交流发言。

  “俞樾‘理性思考与开放思维兼备的学术风格’在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起到了标杆作用,对当下地方文化建设也有重要的精神启示……”“俞樾对《论语》的解读体现出晚晴新潮涌起格局下俞氏既守正又创新的一面……”此次研讨会不仅围绕俞樾开展了深入的探讨,专家们还结合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的有益经验,从传统与现代的角度,围绕玉架山遗址、大运河文化、未来社区、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精神富有建设等内容,持续深入探讨文化“两创”的新时代课题。“未来临平的城镇发展中提高对运河文化及运河遗产价值的研究与关注,以此赋能地方社区的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玉架山聚落遗址群,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专家们从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之力、扎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前沿开展理论创新研究、聚焦“精神富有”新赛道下临平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临平俞樾纪念馆效果图。 临平区委宣传部 供图临平俞樾纪念馆效果图。 临平区委宣传部 供图

  据悉,当前,临平区正全面实施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建设,此次活动的举办对于临平深挖历史人文资源,提升临平文化识别度、影响力有着积极作用。接下来,临平会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模式,进一步借助专业人士意见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充分植入“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名人文化更好助推城市发展,临平还启动建设俞樾纪念馆。俞樾的母亲姚氏是临平人,俞樾四岁时便随父母迁居临平,在史家埭一带居住,即现在的桂芳桥社区辖区范围内。因此,项目选址时,临平召集专家学者多次研究讨论,最终将临平俞樾纪念馆所在地定在桂芳桥社区缸甏弄2号、3号民居,以期更好地重现俞樾在临平的生活。

  据了解,缸甏弄2号、3号民居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为两层清代徽派建筑,是临平城区现存唯一的古民居,2019年被列为区级历史建筑。临平俞樾纪念馆建设初期,计划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先对两处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再进行设计展陈。

  临平俞樾纪念馆的开建,不仅留下了城市文化名人的重要资源,也进一步展现了城市文化的光辉时刻。“接下来,我们将精耕细作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名人及其文化‘活’起来,真正走出历史、融入当代,让临平的文化品牌更加闪亮。”临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编辑:王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