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浙江借力“标准化+”系列举措 讲好非遗新故事
2022-12-08 19:40:38   来源:中新网浙江
《畲绣》ZFB团体项目启动会现场。 吴婷桦供图《畲绣》ZFB团体项目启动会现场。 吴婷桦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8日电(黄慧 吴婷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浙江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17项、国家级非遗257项、省级非遗886项(按保护地计为1076项)。

  当前,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人保护为主,随着老一辈年龄渐长,年轻一代青黄不接,存有失传风险。同时,由于多数非遗产品缺乏统一标准,部分产品上市无标可依,存在产品“能出口国外,却不能进国内商场”的现象。

  为此,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积极践行非遗活态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标准化+行动”,讲好浙江非遗新故事,促进和提升浙江非遗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让非遗产品从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如何实现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浙江总结提炼非遗产品文化元素、关键原材料和特色工艺,在满足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前提下,联合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研制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工艺特色的非遗产品标准。通过《濮绸》《黑纸扇》《杭罗》《手工丝绵》《全彩织锦》《杭纺》《温岭草编》等非遗系列标准研制,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以书面方式固化非遗产品的工艺特色、工艺要求,助推民族精神、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传统气质活态传承。

  在非遗产品贸易流通方面,浙江明确将产地、原料、工艺步骤和产品特性等纳入非遗标准,并结合产品特色定制标准,规避简单执行现行标准所带来的不合格风险。比如,针对植物染料研制《天然染机织服装》《植物染料染色床上用品》等标准,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规范植物染产品质量要求,使企业产品在万象城、银泰、天猫等线上线下平台销售时有标可依。

  为了更好地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推出《畲绣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提炼绣法、针法和民族风格图案的独特性,规范畲绣传统香袋和服装等民族工艺品的品质要求。

  据了解,《畲绣技术规范》地方标准配套《畲绣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指导景宁县刺绣协会为农村闲散妇女提供绣娘职业培训。截至目前,景宁县刺绣协会培训出上百位绣娘,通过承接畲绣加工业务,有效促进山区创收共富与民族团结。(完)

[编辑:许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