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浙江自然博物院于杭州召开“24小时博物馆”运营模式研讨会
2022-09-23 21:17:49   来源:中新网浙江
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 提供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 提供

  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23日电 (童笑雨)9月20日是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下称“24小时博物馆”)试运营100天。当天,浙江自然博物院于浙江杭州召开“24小时博物馆”运营模式研讨会。现场,来自浙江省内外的博物馆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24小时博物馆”未来发展方向。

  “24小时博物馆”是延长时间,打破空间,让展品“活”起来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探索国有博物馆资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开放运营权分离新模式的文化体验新空间。自6月9日开馆以来,已接待入馆参观群众12万多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热烈点赞。

  南京博物院理事会理事长,江苏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龚良认为,“24小时博物馆”的运营,原则上应不大量增加成本、不大幅增加财政负担。同时,要注重在地性和文旅融合,开发丰富的研学活动,探索合适的第三方运营模式,并和周边环境相融合,探索融合夜间消费街区和社区。

  上海历史博物馆原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数字专委会主任胡江认为,“24小时博物馆”要在有限的空间,结合多样化科普内容和元宇宙数字展示,通过自助式文创、自助式动手体验等多种手段,全力打造一个突破时空限制、创新展陈形式和提升城市文旅软实力的新概念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书记、馆长、研究馆员谢晓婷建议,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可发展收费会员,增加观众的粘合度和忠诚度。此外,还可建立联盟,可从博物馆联盟和品牌联盟两方面去尝试。为解决人力问题,可用机器人服务代替夜间的人力服务。

  复旦大学文博系副教授周婧景通过对国内外博物馆夜间开放机制和案例分析,指出“24小时博物馆”运营的难点在于可持续。她建议,在管理上要提升夜场执行效率,探索智慧化管理,构建一日志愿者等长短不一的志愿者制度,以挖掘参与者潜能且承担社会责任为初衷。此外,在展教上除了常规延时外,还可开发如夜行动物等适合夜场的小型教育活动。

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场馆内景。 浙江自然博物院 提供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场馆内景。 浙江自然博物院 提供

  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研究馆员陈浩认为,“24小时博物馆”运营重点要关注观众、博物馆和政府三个要素,博物馆是政府职能的延伸,要担负起文化自觉,重点关注中青年观众的文化需求。

  会上,浙江自然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严洪明还汇报了“24小时博物馆”的策划与思考,从背景、策展、运营等方面介绍了“24小时博物馆”的建设过程。

活动现场。 浙江自然博物院 提供活动现场。 浙江自然博物院 提供

  他认为,博物馆要积极承担文化责任,把馆藏文物资源变成文化产品,变成有趣的知识、好听的故事。他指出,从博物馆运营绩效模式看,需要改变对博物馆的评价体系。博物馆不是机关,主要职能是保护遗产和服务观众,具有多重属性,需要给博物馆运营“松挷”。(完)

[编辑:钟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