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浙江舟山定海打破老思路 从水利工程走出“共富”新路
2022-09-23 13:47:16   来源:中新网浙江
浙江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暨“水利+”现场会。 定海区委宣传部供图浙江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暨“水利+”现场会。 定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23日电(记者 林波)近日,浙江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暨“水利+”现场会议在舟山市定海区举行。作为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的经典案例,定海区“五山水利工程”别开生面地呈现了定海的“共富”新思路。

  定海区是一座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环绕定海中心城区的是东山、长岗山、擂鼓山、海山、竹山等五座山,并占据了70%的城区面积,这也导致了强降雨期间山体来水量大流急,上游水库滞蓄能力和下游河道行洪能力不足,容易引发城区内涝。

  2019年台风“米娜”所导致的城市内涝让定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

  痛定思痛,定海开始转变治水思路,下大决心破解这一“沉疴顽疾”,于2019年底制定出台了《定海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五山水利工程,创新“上拦——西调——中提升——内循环”方案,以蓄泄并重的系统思维,系统解决定海城区上游山体拦蓄、中游河道蓄水、下游出海口行洪、城区地下管网排水等方面问题,构建立体式防洪排涝体系,着力构建一个江南丘陵地区防洪排涝的样本。

  以“西调”为例,该概念的提出缘于定海城区上游的城北和红卫两个水库,其库容都很小,但集雨面积却都很大,遭遇强降雨时,本身的降水加上周边山体流入的汇水,让两个水库的储水能力捉襟见肘,很容易溢洪。

  与城北水库一山之隔的虹桥水库有着1015万方的库容,将近于城北水库的10倍,有着舟山的“大水缸”之称。

  于是,该区开创性提出“西调”工程,在山体间挖掘总长2.6公里的分洪隧洞,将红卫、城北、虹桥三座水库进行库库连通,科学地调配水资源。

  除此之外,作为打通城区地下管网“毛细血管”的“内循环”,定海依托城市主要道路,重新铺设总长30公里大断面箱涵与管道相结合的主干排水网络,配套推进老旧小区地下管网改造扩容,促进雨水收集、输送、排放高效衔接。

  以登陆舟山的台风“梅花”为例,由于新建设的五山水利工程发挥了应急作用,原预计城区可能有1/3以上的区域会出现内涝,但实际城区出现内涝区域只有30处,而且积水消退时间大大加快,城市生活迅速恢复正常。

  定海“五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文化遗存和山海景观。

  为全面落实浙江省稳住经济38条政策措施和水利11条政策,深入践行系统治理(水利+)理念,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奋力推进新阶段水利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定海以五山水利工程为突破口,跳出老城局限,拉开城市框架,利用建设期间挖掘截洪沟的施工便道,同步建设25公里长的集水利、健身、休闲、观景、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东海云廊生态带,打造全国一流的城市运动休闲绿道。

东海云廊一景。 定海区委宣传部供图东海云廊一景。 定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10月和2022年5月,东海云廊东山段和竹山段分别对外开放,将“城市、山体、海岸、海湾、海岛”五大界面有机串联,沿路植入具有定海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特征的人文设施,“兼山海之胜,融文化之美”,描绘出一幅诗意磅礴的山海画卷。

  当下,定海正加速在东海云廊周边打造一批有较强旅游吸附力的景点,努力形成以东海云廊为核心、周边多点开花“众星拱月”的态势,努力走出一条海岛城市“水利+”共富新路子,与定海湾、古城结合形成全域美丽的城市景观体系,全力打造展示定海形象的精彩作品和重要窗口。(完)

[编辑:王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