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元宵节里的“洋面孔”:在学做灯笼中感受“团圆”
2022-02-16 15:45: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外籍人士在制作灯笼。 王刚 摄    外籍人士在制作灯笼。 王刚 摄

  中新网杭州2月15日电(张煜欢 魏嫣然 崔倩娴)裁剪、对折、拼接、固定……2月15日是元宵节,在浙江杭州,来自美国、埃及、格鲁吉亚等国的外籍人士来到位于拱墅区大运河畔的一家传统工艺工作站,参与手工制作灯笼,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顺着大运河而上,广场上的猜灯谜活动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游玩。在广场另一侧传统工艺馆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外籍人士展示制作好的灯笼。 王刚 摄外籍人士展示制作好的灯笼。 王刚 摄

  来自埃及的Mansuor就读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来杭州近3年的他用只会“一点点”形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对于第一次体验制作灯笼的Mansuor来说,这一过程比他想象得更有趣。他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红色卡纸,折成立体版的流苏,再用银色的小铁环将其固定在灯架周围,一个简易版的“红灯笼”初显雏形。

  “在参加今天的活动之前,我不知道元宵节是一个代表‘团圆’的特殊日子。今天知道了以后,我已经联系了几位同在杭州的朋友,约他们见面吃饭。”Mansuor说。

外籍人士在制作灯笼。 王刚 摄外籍人士在制作灯笼。 王刚 摄

  受全球疫情影响,来中国就学后的Mansuor还没有机会回家。“我平时会把自己在杭州的生活日常图片和视频发给家人,现在他们也知道了很多中国的美食、文化、节日,也知道我很适应这里的生活。”他

  谈及对杭州的印象,“漂亮”是Mansuor脱口而出的中文词。“西湖周围的山和博物馆非常的漂亮,每当我来到这里,我会想起我的家乡。”

外籍人士在制作灯笼。 王刚 摄外籍人士在制作灯笼。 王刚 摄

  制作完成一个灯笼的Mansuor将手中的剪刀递给了同桌的Ben。“这个灯笼看起来就像一棵圣诞树。”来自美国的Ben笑着说。在杭州生活了3年的他,现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任教。杭州特有的历史文化让Ben对这里深深着迷,令他情有独钟的同样是西湖。

  Ben告诉记者,在西湖周围山上的茶馆里,工作人员会身着中式服装为客人倒茶,并分享煮茶的过程,“比如他会告诉我茶叶在热水中浸泡的时间,十分讲究,也十分有趣。”

  在杭州生活的他也与一名杭州女孩结为了夫妻,成为了一名“中国女婿”。“和圣诞节很像,元宵节也是家人朋友从远方汇合,聚在一起烹饪很多食物。这种‘团圆’方式我很喜欢。”Ben说。

  “做灯笼真的很有趣,我本来以为很难,没想到和做折纸手工很像。”来自格鲁吉亚的Neli是浙江大学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的她,能娓娓道来不少传统民俗。

  “我曾经在浙江的华侨之乡青田见过舞龙表演,以前小时候只在电影中见过,没想到能有机会真正见识到现场的表演。”Neli说,除了看热闹的舞龙,春节期间自己还喜欢吃汤圆——她明白,这也是一种对家乡的思念。(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