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两会观察:浙江如何建设好第四大都市区?
2022-01-20 22:14:32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20日电 (记者 张斌)浙江省两会近期在杭州举行。在此之前,中国《“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正式印发,浙江金义(金华、义乌)国际机场取得“入场券”,建成后或将成为年旅客吞吐量超1000万人次的4E级国际机场。

  这座机场所在地,是该省继杭州、宁波、温州之后的第四大都市区——金义都市区。浙江省两会期间,如何推进第四大都市区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备受该省代表委员关注。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会场。张斌 摄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会场。张斌 摄

  何为浙江第四大都市区?

  金义都市区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这方不沿海、不临省的浙江中部内陆地区,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生产了中国超七成的安全门和炊具。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写就县域经济的辉煌。比如当地的义乌、东阳、永康就成长为中国百强县。有“八婺”之称的金华各县(市、区)都展现发展优势与特色。

  和许多地区一样,在依靠优势产业飞速发展后,县域经济在这里遇到瓶颈,面临土地等资源束缚。随着发展阶段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逐步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早在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就指出,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态。此后,当地一直在努力构建一个更有效率、更加普惠的区域形态。

  来自金华磐安的浙江省政协委员、威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校波是这一过程的“受益者”之一。

  据介绍,他带领的企业占全球户外移动泳池市场的四成份额,2021年产值逾42亿元人民币。企业主要生产基地不在本县磐安,而是在金华市区的一块“飞地”——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下称金磐开发区)。

  磐安曾是浙江最欠发达的县之一。金磐开发区最初为扶贫设立,旨在让市场主体“跳出”制约因素多的山区发展,区域内产生的税收则全额划归磐安县级财政。

  获得更多财力的磐安,仅“十三五”时期就整合资金约12亿元,投入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囿于县域,而是在都市区内统筹发展的实践,已有力说明共建对都市区协调发展的益处。

  事实上,虽然金华的县域经济各有特点,但整体发展质量效益和凝聚力值得提高,民间因此有“散装”金华的说法。

  中新网记者在采访了解到,“破散”是金华一直以来的发展实践。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金华更是喊出“扛旗争先、崛起浙中”口号,正在不断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重塑自我——这已得到浙江省级层面支持。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推动金义聚合同城化发展;此外,要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等。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期间,金华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钟路 摄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期间,金华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钟路 摄

  如何更好共建都市区?

  浙江省两会期间,不少来自金华的代表、委员就如何更好共建都市区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金义都市区迫切需要一个集机场、高铁、城轨和公路于一体的交通枢纽。”陈校波分析说,浙江四大都市区中,杭州、宁波、温州均有较强的交通枢纽,特别是在机场建设方面远超金义都市区。

  事实上,金华并非没有机场。如开通多年的义乌机场拥有中国国内、国际多条客货运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已跨入中国国内民航中型机场行列,但受一些因素限制,扩能空间有限。

  据规划,未来的金义国际机场将以金义国际机场、金义高铁站为标志,成为集航空、高铁、轨道、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零换乘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陈校波呼吁,可合理有序借鉴金磐开发区的“飞地模式”经验,在金义国际机场设立空港产业区,推动人才、科技等要素集聚,反哺都市区各县(市、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都市区共建必须要有大项目带动。金义国际机场未来建成后,一定能够对区域发展起到拉动作用。”浙江省人大代表、今飞控股集团董事长葛炳灶认为,下一步,实现都市区共建,各县(市、区)的合力理念共识更为关键。

  在都市区核心地带的金义新区是浙江第五个省级新区。

  列席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的金华金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金东区委书记李雄伟对中新网记者说,金义新区处在金华市区与义乌的连接点,区位特殊,共建都市区义不容辞,要发挥好节点、支点的优势,勇当都市区共建的坚决推动者。通过共建理念贯通、发展规划融通、产业升维链通、平台打造相通等举措,提升市域发展的拉动力、统筹力,加快推动在金华全市“一盘棋”背景下的相向发展、聚合发展。

  浙江省人大代表、金华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袁坚列引用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超常规推进‘医学高峰’建设”等表述称,金义都市区亦正打造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省市县应投入更多力度,形成各层级、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区域“医学高峰”。

 

  第四大都市区如何“起势”?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期间,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参加金华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金华推进全省第四大都市区的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对浙江全省大局具有战略意义。

  袁家军表示,要在加快都市区建设上展现金华担当,完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下定决心构建创新平台、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答好全省第四大都市区建设的必答题。

  这无疑给金义都市区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据了解,金华已对发展方向和侧重点作了进一步地清晰和梳理,形成“一轴一廊一带三圈”的主导方向。

  以其中的浙中科创走廊为例,就已引进建设26家新型研发机构,48项首批标志性项目已完成投资560.3亿元,未来将根据沿线产业发展基础和需求,实现优势互补、整体共赢,不断取得更多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

  前不久举行的金华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都市共建关键在能级提升,重点要增强金义一体化拉动力:

  要增强主轴拉动力,实施市区经济首位度提振计划,推进50个主轴提升重点项目,争创国家高新区,全力支持义乌和金义新区加快发展、提高贡献度;

  要增强共建推动力,更好统筹资源要素政策,扎实推进产业带、综合交通和项目共建,以各县(市、区)的千帆竞发推动全市水涨船高;

  要加快城市更新,提速建设“三化九场景”未来社区和“五化十场景”未来乡村,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

  时间回到1月11日,金华市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金义段开放免费试乘,当地市民争相“感受”。

  作为该市有史以来最大单体投资项目,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全长约107公里,串联金华主城区、金义新区、义乌、东阳、横店影视城等地,是金义都市区城际交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都市区共建、迈向共同富裕而言意义重大。

  正如不少代表委员看到的、期待的那样,浙江第四大都市区建设迎来“起势”,未来的都市区共建必将为内陆城市开放、均衡发展蹚出新路,带给民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完)

[编辑:柴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