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用一把皮尺 杭州“小镇法官”化解15年僵局

2021-06-07 20:27:24  
调解现场。建德法院 供图调解现场。建德法院 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7日电(郭其钰)近日,杭州建德市人民法院大同法庭法官刘军携“小镇法官司法服务队”化身“测量员”,拿着皮尺,深入山林,圆满化解了三起长达15年的林地承包合同纠纷。

  4月14日,刘军突然接到了建德市李家镇石鼓村村委会负责人的电话。经了解,2001年,石鼓村村委会将两块茶叶山承包给了王某、李某和陈某三位村民,合同约定承包期30年,每五年交一次承包款。第一期承包款三人都按时交了,但从2006年开始三人却再也没有交过承包款。

法官现场测量。建德法院 供图法官现场测量。建德法院 供图

  十几年过去了,村委会成员都换了好几届,可承包款一直没有收起来,村委会催收工作陷入僵局。于是,村委会想通过诉讼手段讨要拖欠已久的承包款,给村民一个交代。

  为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发挥村社“微法庭”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作用,了解相关情况后,刘军决定召集双方在“家门口”的石鼓“微法庭”展开调解。

  次日一早,刘军便带领“小镇法官司法服务队”赶往石鼓“微法庭”。但调解刚开始,村委会和承包方就情绪激动,村委会负责人强调承包款是集体财产,不能再拖。王某等人则提起拆除榨油厂的赔偿及修路时占用承包山的事情,现场气氛一度紧张。

  刘军听完双方陈述后表示,王某三人没有按时交纳承包款的做法违反了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造成村集体收入的损失,侵犯了全村村民的合法权益,村干部进行催收只是在履行工作职责,并非私人恩怨。但是村委会将茶叶山承包给三人后,又占用三人的部分承包山修建山路供其他村民通行,应当及时核减承包面积,村委会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的面积支付承包款,这也是对王某三人合法权益的侵犯。

  听了法官一番话,大家对上述有法有据的意见均表示认同。但承包山应核减的面积是多少,几人的意见均不相同。

  为切实化解纠纷,刘军当即决定用事实说话,去实地丈量。于是在双方当事人的陪同下,刘军一行人带上皮尺爬上山林,进行了近两小时的测量。

  调解最后,王某三人提出仍想继续履行合同承包林地,并承诺会按时履行付款义务,村委会也表示认同。双方握手言和,并当场签署调解协议。

  调解成功后,为保证调解协议效力,双方在法官的指导下,现场通过浙江ODR平台申请了司法确认。(完)

[编辑:胡婉颖]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