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浙江音乐学院第二届弹拨乐艺术周成功举办

2021-05-25 15:12:15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25日电(梁穆 通讯员 裘钧霞 )杭城五月,丝弦不绝。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国乐系承办的“浙江音乐学院第二届弹拨乐艺术周”于5月7-18日在学院隆重举行,在建党百年之际,为党庆生,向党献礼。

  在此次“浙江音乐学院第二届弹拨乐艺术周”活动中,迎来了“英雄赞歌”——全国音乐艺术院校筝团展演暨中国当代筝团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以及十六场专业音乐会和十六场学术讲座,也有幸邀请到了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教授;著名作曲家王建民教授;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周煜国先生;国际著名音乐人、琵琶演奏家吴蛮女士;国家一级演奏员、柳琴演奏家王红艺教授;著名作曲家朱晓谷教授;著名扬琴演奏家赵新芝教授、田伟宁先生、解俊教授;青年演奏家刘明月女士;中央民族大学特聘硕士研究生导师白晓炜先生;青年作曲家陈哲女士等一批当代知名专家学者和一些近年来活跃在国内外乐坛的优秀弹拨乐青年演奏家。

  此次弹拨乐艺术周活动通过讲座与音乐会的交互式进行,将学术和艺术的全景进行广角式的展现,使得艺术周活动成为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更是成为一场包含器乐演奏、器乐教学、作品创作与学术研究多元一体的全方位、多视角的专业学术、艺术视听盛宴。

  教与学是任何一样器乐在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的理念、模式和方法等也需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适时作必要的调整与变化。龚一老师主讲的《琴学琴乐之思辨》、贾真珍老师和张碧云老师主讲的《柳琴和中阮演奏中的共性与差异》、熊俊杰老师主讲的《从学生的“灵”与“笨”说起——扬琴教学观察报告》等讲座,都是通过个人学习和教授的经验总结来对当代弹拨乐学科的教学发展方向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教学与实践必然需要相辅相成的,通过举办繁音雅韵。芳华绽放——弹拨教研室本科优秀学生音乐会等5场学生音乐会和6场师生音乐会,不仅为教师和同学都提供了一个检验成果的平台,也在花指繁弦之中为观众们展现了国乐弹拨乐的风采。此次艺术周对于教与学的重视,旨在推动民族乐器的教学达到一定的新目标、新高度,让中国民族乐器始终在紧抓本源保持传统底蕴的同时赋予时代活力、追求创新、绽放崭新的生命力,从而实现民族音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弹拨乐的重奏与合奏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以及群体性的协同艺术,从器乐合作的萌芽到发展途中,弹拨乐人一直在不断探索向前,历经了思考、发展、改革、创新、实践的过程。在朱晓谷教授主讲的《民族乐器重奏的组合形式及基本写作方法》、赵新芝教授主讲的《扬琴四重奏的训练在扬琴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英雄赞歌——全国音乐艺术院校筝团展演、倪蕾古筝师生音乐会——暨筝乐重奏、合奏作品专场、乐境自然——弹拨乐重奏、合奏专场音乐会等活动中,将弹拨乐合作中的技术性、协同性、文化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利用重奏、合奏的协调性,可以很好的培养教师、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帮助树立大局观和良好的责任感,有利于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从更宏观的层面看,许多弹拨乐的合奏作品都关注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提炼,关注于弹拨乐艺术内涵的外化显现。因此通过不断地对于合作的重视和训练,可以感受到当代弹拨乐作品中极富个性化的、多维度空间的音乐语言表达以及当代的音乐创作与我国传统音乐的高度结合。

  时代赋予了这一代弹拨乐人“继承”和“发展”的双重使命,我们始终坚持在传统和未来之间探索发展路径,努力在各种音乐风格之中寻根溯源、创新发展。此次艺术周的重要活动之一《英雄赞歌——中国当代筝团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周展老师主持,在该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理论家、筝演奏家和筝制作家、乐评人围坐一堂,共同商讨我国筝艺术的发展方向。许多专家都表示: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发展与创新而丢弃了传统民族音乐的精髓和风格特色,我们应该要始终抓住民族传统音乐的本源,在保持传统底蕴的同时,又要让筝艺术和民乐艺术富于时代活力,实现传承中的创新。白晓炜副教授主讲的《创新立本——中国传统筝乐发展简述》、吴蛮教授主讲的《聆听与思考:世界传统音乐演奏赏析》等讲座,也为弹拨乐人的音乐思维提供了更开阔的道路。我们对文化的嬗变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意,要通过各种途径在厚重的历史土壤中汲取养分,来传承文化经典。

  浙江音乐学院第二届弹拨乐艺术节立足于更加广阔的人文艺术视野,糅合文化的多元性尽情尽兴地展示了弹拨乐艺术的人才培养、作品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彰显了弹拨乐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国乐教育与演绎的方向开启了一盏引航灯,照亮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前进道路,只愿早日实现中国民族音乐繁荣兴盛、蓬勃发展的美好愿景。(完)

[编辑:王晶琦]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