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浙江椒江28位逝者“入海为安”:化作大海里的一滴水

2021-03-31 15:08:16  
集体祭奠默哀仪式  潘侃俊 摄集体祭奠默哀仪式 潘侃俊 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3月31日电(范宇斌 屈扬帆 王丹凤)今从遗愿逐浪去,魂归沧海化作云。清明节前夕,“我是大海里的一滴水”2021年椒江区清明海葬活动送别仪式30日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举行。28名逝者骨灰在其亲属的护送下从殡葬馆取出,并举行了集体的祭奠默哀仪式。随后乘坐专用船只,前往海葬指定海域。

缓缓将亲人的骨灰放入大海  潘侃俊 摄缓缓将亲人的骨灰放入大海 潘侃俊 摄

  船行至台州一江山岛附近海域,随着三声低沉雄浑的汽笛声响,家属们分批有序地将安装着亲人骨灰的安息盒,缓缓沉入大海。

  在海葬仪式上,一个神情悲伤的女孩,缓缓将手中的花瓣撒向大海。她是祖籍浙江义乌的金圣娇,此次她和家人带着父亲的骨灰参加此次海葬仪式。

  她表示,从她爷爷开始,家人就认可了绿色生态的海葬形式。她的爷爷就选择了将骨灰撒在长江,后来家族中也有多名长辈都选择了将自己的骨灰撒江。“我们家人居住在椒江,父亲生前写下遗嘱,希望能够生态海葬。”

  “海葬的形式蛮好的,让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我们后人祭奠的方式各种各样,爸爸永远活在我心里。”金圣娇说,“爸爸说长江之水奔流到海,他可以在东海和自己的家人团聚。这次我完成了他的遗愿,愿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一切安好。”

  另外一名葛女士谈及,自己的公公以前当过兵,在世时就立下遗嘱要海葬,并表示不给国家添麻烦。“受我公公的影响,我婆婆和她几个老姐妹也都约好了,以后也要用海葬的形式,节约土地资源,留下绿水青山。”葛女士说。

  来自河南的宁志平是家中长子,作为此次集体海葬仪式的家属代表发言,他说:“让父母亲长眠在他生前战斗过的这片海域,也是我母亲的故乡,是父亲的遗愿。感谢椒江区人民政府,我们兄妹四人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集体海葬仪式现场  潘侃俊 摄集体海葬仪式现场 潘侃俊 摄

  多年来,宁志平兄妹一直在打听哪个城市可以海葬。时隔9年,他们终于在椒江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一江山岛战役是宁志平父亲宁凤柱人生中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如今能够魂归一江山岛海域,意义非凡。

  “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但如今,越来越多人认可并选择了“入海为安”。

  “不同于大家印象中的撒骨灰海葬,现在的海葬采用生态骨灰盒形式,用玉米粉等易降解的食物制成骨灰盒,骨灰盒沉到海底后会慢慢分解,这是目前最生态环保的殡葬方式。”椒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集体祭奠默哀仪式  潘侃俊 摄集体祭奠默哀仪式 潘侃俊 摄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东海之滨的台州市椒江区近三年来年均死亡人口约3200人,墓地资源紧张。海葬是殡葬工作的一大改革,解决了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据悉,在椒江区申请海葬,只需带上身份证、户口簿到所在街道办事处,办理申请手续,在子女签下意愿书后,相关部门将上门服务。

  记者了解到,椒江区免除海葬者家属所有海葬费用,发放2000元的丧葬补贴和海葬证书,并将每位逝者的名字镌刻在椒江区永安陵园的海葬纪念碑上,供后人吊唁。2021年是椒江区推行海葬的第3个年头,目前已有72位逝者的骨灰撒入了大海,回归了自然。(完)

[编辑:王晶琦]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