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民营企业家的乡镇振兴之道:因地制宜 百花齐放

2021-03-17 15:24:00  

  中新网浙江新闻3月17日电(施紫楠 胡旦)几年前,夏橡栋将高端民宿项目的选址定为自己的家乡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白杨村。多年后,他竞选成为白杨村的党总支书记。

潘国平开展日常工作 李欣 摄潘国平开展日常工作 李欣 摄

  潘国平花了几天的时间,走遍了高坞岭村的每一个角落,那是他作为高坞岭村第一书记以来的第一项工作;钟正星接任石鹰村的第一天就立下了两条规矩:不用村里一分钱,不拿一分钱工资……

  这些人,都有着一样的身份——民营企业家,而今,他们都做了同一个选择——回到家乡,以自己的方式和理念助力家乡实现乡村振兴,让家乡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钟正星日常工作剪影 李欣 摄钟正星日常工作剪影 李欣 摄

  改变视角 注入资金活水赋能乡村

  在距离白杨村村委不远的地方,是即将建设完成的幼儿园,但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幼儿园。怎样扩大幼儿园的作用,一鱼多吃?或许就是从商给夏橡栋带来的“解题思路”。

  “目前,我们投入几百万元(人民币,下同)来建设这个幼儿园,目的就是将它打造成田园综合体的重要设施,平时保证本村孩子的正常就学,周末或者节假日时,就可以成为开展游学、夏令营等活动的场所。”夏橡栋说。

  既提高了孩子的就学环境,又为村庄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诸如此类的想法,在安吉各村的规划中并非个例。

  钟正星接任石鹰村党总支书记后,将村集体经济从40余万元跃升到了170余万元。这源自于他对石鹰村存量资产的正确研判。

  石鹰村有一个漂流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但在2020年,项目因一些争议而面临关停。在研判了漂流项目对村庄发展的利弊之后,钟正星积极奔走,最终项目得以继续经营,村集体经济大幅增收。

  村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资源,而这些对于驰骋商界多年的民营企业家来说,却是最熟悉的事。

  “资金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先把项目搞起来。”在高坞岭村,很多之前没有条件做的事情,在潘国平到任后都开始逐步展开。筹措资金,引进项目,这些恰好是潘国平擅长的领域。他通过与林业部门对接,与浙江大学进行林下经济的开发合作。

  “我们想在村里组建一个农业开发公司,既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又能促进老百姓增收。”潘国平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这是最适合高坞岭村发展的第一步。

  因地制宜 盘活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第一步先提升村庄的整体面貌,再对符合条件的宅基地进行盘活,接下来才能考虑引进适合的项目,比如康养类的项目将是我们未来招引的重点之一。”在原有基础上盘活资源,是钟正星当前最主要的工作。

  钟正星心里清楚,“村庄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未来,我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握好方向,给村里的发展定一个五年计划,甚至是十年计划,再培养出合适的继任者。”

  没有一个村的发展是可以复制粘贴按图索骥的。

  在白杨村村委,最惹人眼球的就是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上,民宿群落、游客接待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等等项目都被一一标注。这是白杨村未来的样子。

夏橡栋工作剪影 李欣 摄夏橡栋工作剪影 李欣 摄

  “城中村和远郊村的发展思路一定是不一样的,放大优势,避开短板,才能将村庄建设经营的成果最大化。”夏橡栋说。

  石鹰村的发展方向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盘活,白杨村选择整村一盘棋,而高坞岭村则将目光看向了“邻居”德清,想通过莫干山经济带的延伸将村庄经营激活起来。

  石鹰村、高坞岭村、白杨村,这些都是安吉民营企业家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的缩影。

  记者从安吉县工商联了解到,当前正在开展的“百企联百村”活动,便引导工商联执委、新企联会员结对共建出生地所在村(社区),反哺家乡、回报故土;同时,配合乡镇(街道)党委,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党员民营企业家回村任职,把企业经营之道转化为乡村经营之要。

  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已有40余位民营企业家在村里担任重要职务。他们带着一腔热忱回到家乡,用自己的阅历研判村庄发展,以手上的资源激活乡村,或成为乡村振兴的天然践行者。(完)

[编辑:马牧青]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