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 浙江 • 正文

浙江南浔:垃圾分类“净”校园 引领文明新风尚

2021-03-09 20:25:47  
学生集体展示自制喂鸟器 陆志鹏 摄学生集体展示自制喂鸟器 陆志鹏 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3月9日电(胡丰盛 谢盼盼 陆志鹏)3月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重兆小学,班级垃圾分类劝导员小李正在将自制喂鸟器安装到校园内。当天,该校号召学生们结合垃圾分类,利用废旧材料,动手动脑,开展生态科技节之自制喂鸟器课堂,为小鸟制作新家,准备美食,以此来招待“做客”的鸟儿。

  和重兆小学一样,南浔区各级各类学校成立了垃圾分类专管员队伍,在食堂、教室、办公室、寝室等区域实施专人负责,还积极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新模式,积极鼓励学生们开展垃圾分类课题研究、实践调查、宣传倡议、环保监督等实践活动。

  这是南浔区创新校园垃圾桶“减负”,践行环保减排打造“水晶晶南浔”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浔区以《垃圾分类》教育丛书乡土教材为载体,编制《水晶晶南浔垃圾分类》教材,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养成良好习惯。

  据了解,这套丛书的教学主要是在地方课程、劳动课程中落实,把垃圾分类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以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形象“南南蚕儿小博士”与“浔浔鱼儿智多星”贯穿全书,分小学低段和高段,从垃圾的定义、垃圾的危害、垃圾分类优秀案例展示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认清四色垃圾桶,垃圾分类要清楚,蓝色大桶可回收,变废为宝好颜色,绿色大桶装剩菜,变成肥料来灌溉,红桶垃圾最有害,电池灯管就是它……”日前,在千金镇的千金小学,班级垃圾分类劝导员小陈一边把分类错误的垃圾投放进正确的垃圾桶,一边向同学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据了解,该校各教学组打造垃圾分类特色课本课程,语、数、英、科、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将常规课程与环保理念有机结合,在校内有组织地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点,并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垃圾分类更精准更全面。英语王老师在英语课上,将垃圾分类概念融入教学,课堂氛围活跃,孩子们回答积极。

  目前,垃圾分类已在南浔区很多学校成为新风尚,各中小学校采用简单易懂的游戏形式,把垃圾分类知识融合进去,让垃圾分类知识“入心入脑”。千金小学学生王佳每天放学回家后就陪着爸爸分拣着家里产生的生活垃圾,瓜皮果壳、包装袋分类操作讲得头头是道,看着女儿认真的讲诉,爸爸欣慰不已。

  “我们希望通过多样的形式,用孩子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垃圾分类深入孩子的内心,让垃圾分类观念在孩子的心中开出新芽。”南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类似的垃圾分类特色课程,正在南浔区的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全区小学段的2.7万多名学生,在校内上好生态文明每一课,在校外进行家校互动,为生态环保助力。(完)

[编辑:郑晓维] 来源:中新网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