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浙江龙湾产业“新生代”崛起 “四千精神”有何新语?
2023-10-18 15:47:34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18日电 (张益聪 周健)这,是最好的时代。如今,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再次引发热议。穿越历史烟云,在盛产“老板”的浙江,“四千精神”从未远去,反而历久弥新,在这片土地上激荡回响不止。

  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中国眼谷、泰昌集团有限公司、奔腾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批企业拔地而起。一批80后、90后年轻人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在传统制造业、新环境下完成革新和突围。他们通过瞄准新增长点、拓宽赛道,解锁新时代、新机遇、新格局下的“四千精神”新语。

龙湾区中国眼谷产品展示。张益聪 摄

  龙湾区中国眼谷产品展示。张益聪 摄

  千山万水:“就是千方百计”

  在龙湾,泰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鹏飞的故事独具传奇色彩,子承父业接管亿万资产家业,20年让泰昌集团规模增长20倍。

  一路走来,“遇山开路,逢水搭桥”是张鹏飞经历的生动写照,他坦言,“对父辈来说,创业就是创新,对我而言,创新就是创业,所以想尽千方百计就是我走遍的千山万水。”

  张鹏飞用四个5年总结自己和泰昌发展的20年,“第一个5年,懵懵懂懂,这就是我要翻越的山,第二个5年,磕磕碰碰,这就是我要蹚过的水。”他说。

  后两个5年,张鹏飞找准方向,由原本的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得益于双碳政策制定,电力网络特高压的建设发展迅猛,行业呈现规模带动效应,2021年泰昌铁塔子公司的规模10亿元左右,今年开始有望超过15亿元。”他说。

泰昌集团参建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受访者 供图

  泰昌集团参建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受访者 供图

  说到这里,张鹏飞翻出了一张照片,在旷野之上,他和设计师、工友们一起蹲在一座铁塔前,身后的旗帜上写着“青藏线青年突击队”。

  照片里的“青藏线”是2011年泰昌集团参建的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可以说,这是张鹏飞为泰昌想到的“转型之路”,更是他走过的“千山万水”之一。如今,泰昌集团实现输电线路全产业链覆盖,涉及制造、施工、智能运维,下一步还将拓展智慧能源领域,进一步融入国家双碳格局。

  有意思的是,在温州、在龙湾,千山万水也渐成千方百计:大罗山谋定科创走廊,温州湾成立经济新区,山海之间,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长三角先进制造集聚高地、浙江东南沿海科技创新高地、温州都市区产城融合新城区……放眼千年商港,龙湾,潮涌。

麦田新能源产品。张益聪 摄

  麦田新能源产品。张益聪 摄

  千言万语:“说出去,也要听进去”

  在与张鹏飞告别时,他说:龙湾开放的姿态也是他扎根于此,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千言万语,要说出去,也要听进去,这是对新时代企业家的要求,更是对营商环境的考验。”

  带着这样的思考,记者来到了奔腾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办公室主任唐爱敏对“龙湾速度”有自己的体会,“我们是一家合资企业,总部在意大利,通过武汉光谷引进至龙湾,并落户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整个过程可以说‘日行千里’。”

  当时,企业方已经准备好了施工事宜,但是审批相关流程还未进行,然而在龙湾区行政审批局座谈后的第二天,相关审批流程全部落实,厂房建设正式开工,并一举打破了10年前国内激光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国内生产制造。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龙湾的开放姿态仅是浙江的一个缩影。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外联负责人蒲贵铃告诉记者,“我们在2021年入规的时候,申报总产值,2020年还是6000多万元,仅仅一年时间变成8亿多元,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一数据巨变让国家统计局反复核实,浙江省统计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再次倒查数据源头,确认无误,两次“见证”了龙湾这一新能源企业的崛起。

  崛起的背后,龙湾的新能源产业有自己的生意经。蒲贵铃介绍称,“麦田的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因此参加海外展会,以及拓展海外渠道至关重要。”

  今年来,一方面,龙湾抱团出海,至东盟十国“抢订单”“开渠道”,另一方面,龙湾对海外参展企业给予一定补贴,鼓励企业“说出去,听进来”。截至目前,仅麦田能源海外参展超20次,涉及德国、意大利、巴西等国家。

中国眼谷理事长瞿佳接受采访。张益聪 摄

  中国眼谷理事长瞿佳接受采访。张益聪 摄

  千辛万苦:“量变之后是质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龙湾成为一座桥头堡。数据显示,2022年,龙湾全社会R&D占GDP比重达3.66%,带动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30.7%,新产品产值增长37.2%,尤其以激光、光电、数字经济等产业为凸出,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多跨领域。

  众多新产业成“显眼包”的同时,龙湾还有座吸“睛”全球的眼界“硅谷”。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中国眼谷理事长瞿佳表示,“老一辈温州人从卖眼镜起家,如今,温州逆向生长,将眼健康产业溯源至新药研发、手术机器人、基因治疗、数字疗法等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

  今年是中国眼谷3周年生日,年轻的眼谷已经拥有196家科技型企业注册,34家企业联合研究院,81家投资基金公司,58家跨国企业、上市公司。然而在中国眼谷诞生前,中国眼健康多个领域时刻面临着“无米之炊”。

  “2018年开始,中国正式开展眼健康近视防控战略,但用于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的药物、技术手段极其稀缺。以0.01%阿托品眼药水为例,这类产品稀缺的关键并非技术原因,而是由于没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所以导致无法突破市场壁垒。”瞿佳表示,因此,作为中国唯一的眼视光产业综合体,中国眼谷存在本身就有很多“隐形意义”。

  此外,龙湾还引进众多链主型企业,形成多元引擎带动作用。日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发布,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龙湾的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多弗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大自然钢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榜,足见龙湾经济的活力与持久。

  “未来,我们重点锚定温州湾新区‘两区两高地’目标,全力协同打造‘五个新区’,争取到2027年,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8%。”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温州湾新区党工委书记、温州湾新区管委会主任、龙湾区委书记周一富如是说。(完)

[编辑:孙妮亚]